集邦科技資深研究副總邱宇彬13日表示,各大尺寸面板價已貼近材料成本,導致價格已經殺不太下去,但因終端需求持續低迷,還無法見到價格反彈曙光;由於品牌、通路的庫存水位仍高,上半年適逢產業淡季,邱宇彬預期,面板產業景氣恐到明年上半年才觸底。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終端需求低迷、庫存水位居高不下之外,陸資大廠TCL華星光8.6代生產線將於第四季投產,邱宇彬透露,該條生產線PhaseI月產能上看12萬片,PhaseII(約6萬片)雖然因整體景氣混沌而遞延,但是該條生產線鎖定台廠擅長的IT面板,今年全球NB出貨因疫情紅利消退,將從去年的2.5億台摔至2億台,t9線的投入,台廠首當其衝。

據悉,目前NB面板包括LGD、BOE及台灣面板雙虎,合計囊括全球80%的市佔率,台廠因無力在大尺寸生產線上投資,已將LCD TV拱手讓給陸資廠,這次TCL華星光以大尺寸生產線反攻IT面板,不僅是下半年唯一投產的新線,也可能左右面板價格。

據了解,TCL華星光的8.6代線造價350億人民幣,股東陣容堅強,官股、地方政府的資金挹注,玻璃基板尺寸為2250mm×2600mm,原定今年9月建成投產,儘管全球景氣疑雲重重,通貨膨脹、戰爭重創消費信心,對終端需求造成巨大壓力,不過該條生產線投產進度未變,估明年可望放量生產。

邱宇彬認為,面板價格雖已殺不下去,但是否真的觸底?t9生產線的投產、各大面板廠是否再進一步祭出減產計畫,都替價格後勢增添變數;根據邱宇彬估計,目前品牌端的庫存約8~10周,通路端的庫存約11~12周(高峰時期約15~16周),庫存總金額不算太嚇人,但是對照委靡不振的終端需求,仍有沉重的庫存去化壓力,他預估,面板仍需二至三個季度去庫存。

#巨大 #華星光 #全球 #投產 #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