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17日13時35分,太空人蔡旭哲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5時33分,太空人蔡旭哲、太空人陳冬先後成功出艙。
目前,兩名出艙太空人已完成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檯等工作,後續將在小機械臂的支持下,相互配合開展艙外助力手柄安裝、載荷迴路擴展泵組安裝、艙外救援驗證等作業。太空人劉洋在核心艙內配合支持兩名出艙太空人開展艙外操作。這是太空人蔡旭哲首次執行出艙活動任務。
本次出艙活動有兩個「首次」,分別是首次安裝問天氣閘艙艙外助力手柄,以及首次進行艙外救援驗證。
艙外助力手柄是一個應急使用裝置,也是保障太空人艙外安全的一道防線。
中國太空人中心太空人系統副總設計師王春慧表示,前幾次任務中太空人都是在艙內開出艙門的,這個助力把手是太空人這次帶出艙,裝在環形扶手旁邊的一個工具箱上。這個把手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應對異常情況或者一些其他緊急的情況,當無法從艙內開艙門的時候,需要太空人從艙外開艙門時,用把手來把艙門打開。
太空人在艙外作業時,處於高風險的極端環境,針對可能遭遇的意外情況,這次的出艙活動還要進行首次艙外救援驗證,驗證艙壁上的兩名太空人通過攀爬的方式,一名太空人將另一名模擬「失去行動能力」的太空人帶回艙內的過程。
王春慧稱,既要防止自己飄走,更要防止失能的太空人飄走,所以主動施救的太空人他很辛苦,他要一邊拉著太空人一邊倒騰安全繩回到艙內,兩個人的連接方式怎樣是最合適的?在移動過程中主動的這個人該怎麼拖拉,使被救的太空人不至於磕碰到艙壁?進到艙壁以後,移動過程中如何倒騰這些扶手是最高效的、最可行的?這都需要我們真正在艙外的環境下進行驗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