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現打詐決心,行政院訂頒「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分由「識詐」、「堵詐」、「阻詐」、「懲詐」4大面向,逐步破解詐騙手法,以期達到「防詐騙、毀工具、擋金流、清集團」終極目標。大甲警分局副分局長余俊燦20日,透過警察廣播電台針對「打詐」進行精闢講解,增強民眾防詐免疫力。
余俊燦說,因疫情影響改變國人生活型態,以致「宅經濟」蓬勃發展,詐騙集團看準民眾使用網路購物及交友頻率增加,廣布細胞在各大社交平台,趁隙騙取民眾苛包,為避免民眾財產損失;警方定期派員至轄內金融機構、超商,協請行員或店員針對匯款或購買遊戲點數民眾多加關懷提問。
余俊燦指出,銀行的行員只要發現疑似遭詐騙民眾,就通報員警及時到場查證、勸阻,雙方建立「警銀聯阻防詐」群組,確保民眾財物安全,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大甲警分局已成功攔截29件「臨櫃」詐騙案,阻詐金額已達797萬5675萬元。
大甲警分局統計民眾報案遭詐騙案件,前3名為「假投資」、「假網拍」、「解除分期付款」。假投資常與「假交友」結合,是總財損最高的詐騙類型。詐團常以帥哥美女圖吸引被害人注意,宣稱「保證獲利」、「穩賺不賠」,將民眾加入LINE投資群組內,群組內就有其他冒稱「投資平台客服人員、老師、助理、投資者」等同夥分享投資教學、經驗及獲利。
警方說,詐騙集團利用這種「從眾行為」,再慫恿操作外匯期貨、虛擬貨幣及博奕等投資,初期有小額獲利,等被害人加碼的投資便拖延出金,最後投資網站或App無預警關閉,讓人血本無歸。排名第2是假網拍、第3名是解除分期付款等;民眾切記ATM或網銀並沒有解除付款或取消訂單功能,勿依指示操作。
警方強調,網路交易匯款前務必再三確認,避免受騙,並把握「Calm(冷靜)、Check(查證)、Call(求助)」3C原則,接到陌生來電或訊息時,務必保持冷靜並主動查證。遇有可疑狀況,應撥打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求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