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評論員宋忠平日前表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跳過舾裝環節,直接開展繫泊試驗。他預測,再有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應當可以基本完成繫泊、航行測試。

《北京青年報》旗下微信公眾號「政知道」25日報導,航母的建造流程分為幾個重要節點:立項、開工(分段建造後拼裝為整體)、下水、舾裝、繫泊、海試。對比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福建艦少了「舾裝」此一重要環節;舾裝是航母下水後進行的船內動力、電子、武器等各系統裝備的安裝施工工作。

宋忠平表示,這正說明福建艦在船塢建造過程中,很多系統、裝備已經同步進行安裝,大大簡化甚至跳過了下水後的舾裝環節,為目前直接開展各系統的繫泊試驗創造條件,也節約了工期。

目前,福建艦正按計劃開展繫泊試驗,這是航母進行出海測試前最後一道關卡,以檢查船體、機械設備、電器設備及動力裝置的製造與安裝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福建艦在完成繫泊試驗和航行試驗後,就準備正式移交中共海軍入列服役。

對於福建艦的入列服役時間,宋忠平預測,再有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應當可以基本完成繫泊、航行測試。

福建艦6月下水,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

#福建艦 #試驗 #舾裝 #宋忠平 #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