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近日為高雄浮屍案爭論不休,而今(8)日有民眾通報,鳳山溪驚見大量「浮屍」。環保局出動空拍機巡查發現,有300多尾魚暴斃,擱淺在沿岸及溪面,並飄出陣陣惡臭味,民代更質疑河川是否遭到汙染。經環保局初步調查,死因疑缺氧造成,已派員緊急清除河道死魚。
高市議員李雅靜指出,今(8)日光華橋一帶,浮現大量魚屍,現場臭氣熏天,附近居民抱怨連連。她立即趕赴到場,通報環保局、水利局等相關單位緊急處理,她質疑是水利局汙水處理廠,未將生活廢水處理就放流鳳山溪所導致,痛批水利局失能。
針對上游段有工作人員在現場處理魚屍,李雅靜痛斥,竟非以打撈方式處理,而是將上游段的魚屍順著水流掃往下游段,造成下游河域遍地浮屍,臭氣熏天。她氣憤要求水利局長、環保局長苦民所苦,到場感受民眾所承受的臭氣,並務必在今天處理完成,還給民眾清淨空氣與生活品質。
對此,環保局指出,今接獲民眾陳情大東溼地公園旁鳳山溪河道有死魚情事,立即派員前往稽查,現場採取水樣,經初步檢驗水質pH=7.01、導電度534μS/cm、水溫27.4℃,未有異常情形且河水並無油漬及油氣異味,但溶氧0.88mg/L偏低,溼地公園放流口處因有跌水,因此大量魚群聚集呼吸。
環保局指出,因鳳山溪目前屬於枯水期,基流量不足,環保局人員也於濟安橋至博愛橋發現有大量浮渣,研判因厭氧現象而導致底泥上浮,使得河面漂浮大量浮渣。
環保局出動空拍機循線往下游巡查,發現死魚分布範圍為大東溼地公園放流口至鳳山橋,沿線約300多尾死魚分別擱淺於沿岸及溪面,種類以吳郭魚(約10-25公分左右)居多,研判都是因水中溶氧過低導致魚群死亡。此外,經巡視上游、周邊尚無發現有排放廢水致汙染水體情形,現場稽查人員致電通報水利局,目前已派工加緊清除河面死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