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爆料,軍方2018年採購防彈衣布料爆出弊案,包商竟以中國製產品交貨。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追查,未來是否會再發生類似事件?國防部資源司副司長董中興保證「不會」,會經過安全查核了解廠商背景。董中興說明,目前有47家廠商申請招標,通過第一階段實質審查的有18家,目前有7家安全廠商正在執行安全查核,蔡適應對次呼籲,查核認證必須嚴格落實,避免中國製零件影響安全。
蔡適應關切防彈衣布料弊案,是否有納入《國防產業發展條例》規範?董中興回應,「目前還沒有」,因為《國防產業發展條例》是從去年開始施行,公告的703項列管軍品中,是針對112年以後要採購的軍品。蔡適應追問,那112年之後,防彈布料是否包含在列管軍品內?董中興回應,「有涵蓋」。
蔡適應詢問國防部,依照目前媒體報導或是國防部的內部查核來看,未來是否會再發生類似事件?董中興肯定回答「不會」,會經過安全查核,查核中就能知道廠商背景,包括是不是中資、資訊安全等。蔡適應說,目前國防部採購中,常常被提出來的爭議是中國製產品,無論是國防部自行採購或是委託給中科院,很多採購過程發現有中資產品或中國製造的零附件,究竟但部分被動式零附件是否算核心零組件?
蔡適應舉例,假如國防部採購一批手機,雖然是台灣製造,但手機內的零組件是否有中國生產的零件,零件佔多少比例合格?未來是否列為查核?軍備局回應,安全查核中,包含人員查核、設施查核、資訊安全的查核,零件為設施查核部分。
蔡適應說,這次在考核發現,廠商設備生產的數量不足以履約,雖然終止了程序,但這在招標過程中不會發現,也因此武器獲得的期程就被往後順延。蔡適應認為,安全查核要確實落實,並詢問在明年開始執行前,現已執行多少廠商查核?軍備局回應,目前申請有7家,已完成5家,另有2家仍在書面審查階段。
董中興說明,目前有47家廠商申請,通過第一階段實質審查的有18家,目前有7家安全廠商正在執行安全查核。蔡適應說,未來恐有4、500家廠商來申請招標,擔心國防部認證量能不夠,要求國防部就查核安全部分要嚴格落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