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今年開賣的建案平均公設比達到35.9%,超越2020年35.2%、創下史上新高。北市建案公設比飆高的主因,在於今年建地面積100坪以下的迷你基地建案較多,而這類建案幾乎都是危老重建案;公設比逾40%以上的建案當中,迷你基地建案比率高達六成七。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由於今年台北市100坪以下的迷你基地建案數較多,導致公設比攀高的速度遠高於往年,不過,新北市的建商卻極度克制,不僅顯示雙北建商公設比拿捏呈現高度落差,也透露兩地消費者對公設比%數接受度並不一致。
何世昌分析,迷你基地建案公設比偏高,關鍵因素有二,一來是社區戶數少,每戶需分攤較多的公共設施面積;二來是這類建案都是危老重建案,地主分回的條件通常不差,業者若想維持利潤,往往會把免計容積用到上限,公設坪數因此偏高。
新北市新建案公設比由去年高峰33.9%回落至今年的33.8%,並沒有再往上成長,可能與建商普遍較克制,以及迷你基地建案數量較少有關。
觀察新北市建案公設比分布狀況,可以發現超過八成建案公設比都控制在35%以下,35%以上的建案比例不到二成,且公設比逾40%的建案比例僅約2%,代表新北市建商規畫建案時對公設比拿捏共識度極高,而背後關鍵恐怕是消費者對高公設比建案接受度甚低所致。
何世昌認為,一般談到公設比,多數消費者便聯想到休閒公設,而休閒公設並非萬惡,若規畫得宜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和附加價值,且若公設比合理,消費者也多能接受。業者如果能依目標客層規畫適合的公設,肯定能為建案大加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