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環球時報》1日引述外媒報導,「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正導致許多美國基金管理機構重新評估中國投資策略。」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31日報導稱,美國公共退休基金對是否投資中國資產的態度正在發生分化,原因包括投資風險的上升以及全球兩大經濟體政治紛爭的加劇。
報導指出,退休基金計畫的管理人士態度不一。加州教師退休基金8月底開始物色首批專注於中國的股票投資經理人,德州教師退休基金則將把該基金的中國股票配置減半,佛羅里達州公共部門基金今年稍早停止了新的中國投資策略。報導稱,一些投資經理擔心,如果州或聯邦議員對中國投資增加新的限制,他們可能不得不虧本出售所投資的中國資產。
《華爾街日報》表示,美國教師、消防員和其他公職人員的退休基金規模約5兆美元,過去20年間,管理這些退休基金的各州和地方官員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市場,尋求彌補資金的缺口。報導稱,美國退休基金重新評估中國投資策略的主要原因包括美中競爭加劇、兩年前螞蟻集團IPO被叫停以及中國營利性教培機構受監管等。此外,今年通膨率上升等因素也加劇了這些擔憂。
不過,香港《南華早報》10月31日引述美國投行摩根大通資產與財富管理公司執行長瑪麗·埃爾多斯的話稱,如果投資者需要在全球分配其投資組合,而他們還沒有進入亞洲股市,尤其是中國,那現在這個時間點進入中國市場,會比3天甚至是3個月前都更好。埃爾多斯說,投資者避險是很自然的,但在宏觀背景和世界地緣政治下,很多機會都會出現。她認為,隨著時間推移,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因素終將過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