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前霧台黑熊遭獵殺事件,原住民族委員會強調此舉違反原住民族狩獵需求與傳統慣習,更是一個牴觸文化禁忌的脫序行為;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表示,該起事件是脫序的個人行為,未來原民會將持續與林務局合作,深化各族對於狩獵活動的傳統規範機制,並共同檢討修訂相關法規,避免再次發生過度侵犯、干擾野生動物的行為。
原民會指出,憲法雖保障原住民族狩獵權,但仍應遵守原住民族的狩獵文化核心價值,原住民族各族均有基於其傳統信仰而代代相傳的各種狩獵禁忌,從而有效節制狩獵行為,因此保障原住民族依其傳統規範實踐其狩獵文化,與生態保護可相互平衡。
針對原住民狩獵活動的傳統規範機制,身為布農族的鍾興華也分享族內的相關禁忌以及處罰;他表示,布農族的神話以及傳統習慣中,視黑熊是一種富有智慧、比人類強壯的生物,因此布農族不會獵殺黑熊,但若是有族人誤殺,該人未來就會被禁止參與狩獵活動。
為了遵循、傳承部落逐漸消失的狩獵文化,農委會林務局與原民會近年輔導成立了12個獵人協會,例如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人成立「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透過訂定狩獵自治自律公約、要求會員遵守傳統獵德(einu),自律守護傳統領域內的自然環境多樣性,更突顯在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之成果基礎上,國家公權力能夠與原住民族獵人一同落實復振傳統規範, 並可透過狩獵活動進行物種監測、環境調查等工作,實際上更能保護環境與生態。
原民會指出,未來將偕同農委會,在兼顧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利及確保野生動物保育的前提下,與原住民族部落及野保團體等各界人士,共同檢討修訂原住民族狩獵相關法規,以提出符合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精神且有效的管理模式,落實大法官釋憲精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