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Air Jordan I, 1985年(右),這是Nike最暢銷的籃球鞋,1984年喬丹首次穿著代表芝加哥公牛隊亮相;Nike Air Jordan II, 1986年(左),第二代Jordan的紅白原型鞋,具有通方的穿孔鞋領,在鞋面而非在鞋舌上有個翅膀標誌,上面寫著Nike而非Air Jordan 的品牌名。(鄭任南攝)
Nike Air Jordan I, 1985年(右),這是Nike最暢銷的籃球鞋,1984年喬丹首次穿著代表芝加哥公牛隊亮相;Nike Air Jordan II, 1986年(左),第二代Jordan的紅白原型鞋,具有通方的穿孔鞋領,在鞋面而非在鞋舌上有個翅膀標誌,上面寫著Nike而非Air Jordan 的品牌名。(鄭任南攝)
Nike Air Jordan III,首次推出1988年,採用可見的Air氣囊,這雙鞋是第一雙帶有飛人標誌的鞋。(鄭任南攝)
Nike Air Jordan III,首次推出1988年,採用可見的Air氣囊,這雙鞋是第一雙帶有飛人標誌的鞋。(鄭任南攝)
Nike Zoom Lebron 9 'CHINA' 2011年,2011年Nike製作了NBA球星LeBron James的第九款簽名鞋的中國特別版,僅發售72雙。(鄭任南攝)
Nike Zoom Lebron 9 'CHINA' 2011年,2011年Nike製作了NBA球星LeBron James的第九款簽名鞋的中國特別版,僅發售72雙。(鄭任南攝)
Reebok Shaq Attaq 'Orlando",2016年,是由NBA球星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設計的第一款簽名鞋,這雙鞋是歐尼爾本人的尺碼(US 22)。(鄭任南攝)
Reebok Shaq Attaq 'Orlando",2016年,是由NBA球星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設計的第一款簽名鞋,這雙鞋是歐尼爾本人的尺碼(US 22)。(鄭任南攝)
台灣奧運金牌選手許淑淨穿過的ADIDAS舉重鞋,Adidas 在鞋底中部採用Torsion抗紐技術和Velcro魔鬼氈帶則替這雙鞋增加了穩定性。(鄭任南攝)
台灣奧運金牌選手許淑淨穿過的ADIDAS舉重鞋,Adidas 在鞋底中部採用Torsion抗紐技術和Velcro魔鬼氈帶則替這雙鞋增加了穩定性。(鄭任南攝)
台灣籃球選手林志傑穿過的 Kobe 6 Proctor,鞋子上的黃色污漬是林志傑幫助球隊拿下PLG 2021-2022賽季總冠軍後,在休息室噴香檳的痕跡。(鄭任南攝)
台灣籃球選手林志傑穿過的 Kobe 6 Proctor,鞋子上的黃色污漬是林志傑幫助球隊拿下PLG 2021-2022賽季總冠軍後,在休息室噴香檳的痕跡。(鄭任南攝)
台灣奧運金牌選手王齊麟與李洋征戰時穿著的鞋款。(鄭任南攝)
台灣奧運金牌選手王齊麟與李洋征戰時穿著的鞋款。(鄭任南攝)
Adidas Springblade Ignite,2020年,通過配備16個聚合物刀片鞋底零件來達到能量回饋。(鄭任南攝)
Adidas Springblade Ignite,2020年,通過配備16個聚合物刀片鞋底零件來達到能量回饋。(鄭任南攝)
2014年Nike推出的Slam Dunk 日本漫畫灌籃高手特別版的Air Jordan 6,這是該 漫畫主角櫻木花道所穿的運動鞋。(鄭任南攝)
2014年Nike推出的Slam Dunk 日本漫畫灌籃高手特別版的Air Jordan 6,這是該 漫畫主角櫻木花道所穿的運動鞋。(鄭任南攝)
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與Adidas合作於2001年建立第一個時尚和運動服裝品牌Y-3所生產的運動鞋。(鄭任南攝)
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與Adidas合作於2001年建立第一個時尚和運動服裝品牌Y-3所生產的運動鞋。(鄭任南攝)
Nike 為電影回到未來主角Michael J. Fox 設計穿著的鞋款。(鄭任南攝)
Nike 為電影回到未來主角Michael J. Fox 設計穿著的鞋款。(鄭任南攝)
Nike與文化工作室團體合作生產的Nike Max 97 'Jesus Shoes' 訂製運動鞋,除了十字架外觀的鞋帶其氣墊注入了約旦河的聖水,讓穿戴者真正的在水上行走。(鄭任南攝)
Nike與文化工作室團體合作生產的Nike Max 97 'Jesus Shoes' 訂製運動鞋,除了十字架外觀的鞋帶其氣墊注入了約旦河的聖水,讓穿戴者真正的在水上行走。(鄭任南攝)
Nike與品牌Kith聯名推出的紀念NBA球星布朗詹姆士的外號 King's Crown 的運動鞋,是系列產品中最限量也是最有價值的一款。(鄭任南攝)
Nike與品牌Kith聯名推出的紀念NBA球星布朗詹姆士的外號 King's Crown 的運動鞋,是系列產品中最限量也是最有價值的一款。(鄭任南攝)
Nike與時尚品牌Louis Vuitton合作設計的Louis Vuitton x Air France 1 運動鞋。(鄭任南攝)
Nike與時尚品牌Louis Vuitton合作設計的Louis Vuitton x Air France 1 運動鞋。(鄭任南攝)
時裝設計師Rick Owen 為Adidas 設計的第三個系列 Springblade High,以拳擊靴的款式重新設計,鞋底具有16個刀片型緩衝系統。(鄭任南攝)
時裝設計師Rick Owen 為Adidas 設計的第三個系列 Springblade High,以拳擊靴的款式重新設計,鞋底具有16個刀片型緩衝系統。(鄭任南攝)
運動鞋PUMA與紐約的運動鞋專賣店Rime及其老闆Susan Boyle於2013年合作設計的金色鞋款「Rime x Puma Sky Wedge Luxe」,其特有的奢華加運動風格吸引民眾注目。(鄭任南攝)
運動鞋PUMA與紐約的運動鞋專賣店Rime及其老闆Susan Boyle於2013年合作設計的金色鞋款「Rime x Puma Sky Wedge Luxe」,其特有的奢華加運動風格吸引民眾注目。(鄭任南攝)
Jordan 與 Dior 2020年首次聯名僅推出8500雙鞋的鞋款 「Jordan I Retro High」,最初的零售價為2000美元,現在每雙的轉售價格是原來的五到十倍。(鄭任南攝)
Jordan 與 Dior 2020年首次聯名僅推出8500雙鞋的鞋款 「Jordan I Retro High」,最初的零售價為2000美元,現在每雙的轉售價格是原來的五到十倍。(鄭任南攝)
Adidas與設計師 Daniel Bailey 合作設計標題為「貝殼頭的進化」的鞋款 Ammonite Superstar,名字來自以滅絕的海洋軟體動物菊石,其化石的螺旋殼已被轉化為這款鞋的鞋底。(鄭任南攝)
Adidas與設計師 Daniel Bailey 合作設計標題為「貝殼頭的進化」的鞋款 Ammonite Superstar,名字來自以滅絕的海洋軟體動物菊石,其化石的螺旋殼已被轉化為這款鞋的鞋底。(鄭任南攝)
一鞋入魂潮鞋特展21日在台北中正紀念堂開幕,展出的運動鞋有融合時裝的設計鞋款,也吸引了不少女性來參觀。(鄭任南攝)
一鞋入魂潮鞋特展21日在台北中正紀念堂開幕,展出的運動鞋有融合時裝的設計鞋款,也吸引了不少女性來參觀。(鄭任南攝)

由英國倫敦設計博物館與線上球鞋交易平台 StockX 共同策畫的《一鞋入魂!倫敦設計博物館 潮鞋特展》,在倫敦、荷蘭的展出結束後世界巡迴的亞洲首站21日在台灣中正紀念堂登場!

運動鞋自1970年代起,在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文化中日漸普及,街頭逐漸流行起運動風格的穿搭,1990年代運動鞋品牌引入NBA球星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饒舌樂團Run DMC等名人代言,引發人們對運動鞋獨特性的渴求,促成讓運動鞋品牌與時裝設計師的合作,並且透過網路的普及,掀起全球熱愛運動鞋的熱潮。聯名的大世代從東京開始逐漸萌芽,許多潮流設計師開始將運動品牌和高端時尚結合。

展覽以球鞋文化發展與背後的設計故事為出發,分為「潮鞋風格穿搭」、「潮鞋設計演化史」、「潮鞋的環保永續」、「稀有收藏」以及「與時尚的經典聯名」5大面向。透過近300雙代表各時代經典運動鞋的展出,讓民眾了解為何運動鞋如何蛻變一躍成為如此受歡迎的必備搭配品項。除此之外並加入台灣在地藏家的珍貴收藏,其中包含市場上不流通的限量鞋款以及NBA球員版簽名鞋等,都將一字擺開。

各個至今數不清的潮流聯名系列,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設計師將潮流文化帶至巔峰,儼然開啟了限量聯名潮流文化的興起浪潮。 此次台北的展出並收集了專屬台灣的運動名將戰靴,包括了奧運金牌選手許淑淨、郭婞淳、王齊麟、李洋、籃球好手林志傑與台灣超馬好手陳彥博穿過的鞋款,拉近與在地民眾的距離。

#潮鞋 #運動鞋 #設計 #聯名 #用鏡頭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