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掛牌的4檔電動車ETF,今早以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和永豐智能車供應鏈(00901)較具支撐。永豐台灣智能車供應鏈ETF基金經理人林永祥表示,今年在疫情舒緩下,各國汽車產量陸續恢復生產,原先預期全球總產量將達8500~8800萬台,卻因晶片缺料、美國缺工、歐洲電價大漲等因素,實際約僅能生產8000~8200萬台,展望明年,預估晶片供給逐漸正常化,將帶動汽車市場持續活絡。
林永祥分析,美國晶片廠的交期天數已自高點反轉向下,汽車廠商晶片的缺貨情況自然將獲得舒緩,進而帶動產量增加;需求方面,美國汽車庫存仍位在低點,具體反映出目前車市銷售動能仍相當強勁。
除了晶片短缺警報暫告解除,在全球淨零碳排議題發燒下,電動車風潮日盛,比亞迪、Rivian及其他傳統車廠不讓特斯拉專美於前,均力求轉型投入電動車、智能車的製造與研發,為明年的汽車市場成長持續注入另一股龐大動力。林永祥說,無論是各大車廠嗅出電動車趨勢商機,或是政策支持、淨零碳排共識、能源成本等考量,均加速了全球汽車「棄油轉電」潮流,即使明年面臨經濟逆風,電動車市場仍有機會逆勢成長,而在電動車市佔率逐步攀升下,車用電池、充電設備等相關企業營運將相對看好。
林永祥進一步觀察,陸系車廠在電動車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主要優勢在於中國內需強勁,相關企業得以快速擴張,在產銷量皆同步拉升下,逐漸侵蝕歐美業者市佔率,尤其隨著未來中國電動車數量快速膨脹,勢必也會同步帶動相關產業鏈,像陸系車用電池廠正在積極擴廠,整體市佔率已超過韓系電池業者,成為全球車用電池供應龍頭國家,此一產業趨勢值得後續密切關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