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婦人總覺得喉嚨卡卡的會痛,多次就醫都被當成是胃酸逆流導致的慢性咽喉炎,但吃胃藥、益生菌,都不見改善,直到日前檢查,終於被確診是長了骨刺,經開刀取出,喉嚨就不卡了。
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日前收治一名婦人。主訴右邊喉嚨痛超過半年,無論是去診所或是醫院,都被診斷都是慢性咽喉炎,她也覺得好像有胃酸逆流,但吃了幾個月的胃藥,加上自購很多益生菌吃,但那種吃飯或是轉頭時的喉嚨不適感仍然存在。
陳亮宇說,聽完婦人的敘述,他心底大致有底,戴起手套伸進去婦人的喉嚨裡,摸到右邊扁桃腺,婦人尖叫「好痛ㄚㄚㄚㄚㄚ」,他隨即對婦人說「這是慢性咽喉炎沒有錯,但原因不是胃酸倒流,是你的喉嚨長骨刺,必須要開刀把骨刺取出來。
婦人聽的滿頭問號,「蝦咪,原來我不是要看耳鼻喉科,是要看骨科喔!」陳亮宇接著回「不是啦,這個就是我們耳鼻喉科一個很特別的疾病叫做『莖突過長症候群』,又稱為『老鷹症候群』,是1937年由一位Dr. Eagle發表的,跟真的老鷹沒有什麼關係。」
陳亮宇說,婦人雖然似懂非懂,還是決定接受手術,過程很順利,把右邊的扁桃腺摘除後,他在肌肉叢中發現那根太長的莖突骨,在移除1公分多長的多餘骨頭後的隔天,婦人喉嚨卡卡症狀就完全消失了。
陳亮宇說,有喉嚨卡卡困擾的人非常多,箇中原因也不一樣,面對問題,耐心尋找原因、積極治療,一定可以把壓在喉嚨的石頭給搬走的。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頭頸癌中心召集人、耳鼻喉科醫師侯思任指出,莖突屬於頭顱骨的骨頭,應位於耳道下方,與舌骨韌帶連結,可幫助吞嚥、咀嚼,東方人莖突長度多在2公分內,若超過3公分,就可能長到扁桃腺附近,造成「莖突過長症候群」,而有喉嚨卡卡、吞嚥不順等不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