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菜教母黃婉玲致力復甦與傳承台菜文化, 從2010年出版《尋找台灣古早味:讓人難忘的36種絕妙好滋味》以來寫作、開課不斷, 極力推廣「台菜飲食文化復興運動」,她表示,台菜最喜歡用甘草、胡椒粉等取得容易、便宜卻又有養生效果的藥材。
早期生活刻苦的年代衍生出來的台菜,也喜歡利用食材互相撞擊的力量產生美食,自然蘊藏著移民色彩,黃婉玲不只寫台菜,也親學做菜,剛開始經常帶著失敗的作品回家,日久還有點厭倦,後來發現失敗的關鍵在於「太有主張,又有自己的口味」,她說「做古早味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平常3餐可以任性的做自己想要菜餚,但做古早味就要認味道,抓住老祖先的口味,這樣做出來的才是原貌。
在日後教導烹飪時,黃婉玲重視「試吃」的重要,叮嚀不要只求「好吃」,重要的是必須記住它的味道,吃不懂繼續吃,但不要大口,要小口小口品嘗並記住它的味道,她表示,記住味道並不難,因為第一次吃到未曾吃過的東西時,印象永遠是最鮮明的,所以做菜時要先學會原味,才去思考是否能創造更好的,不要一開始就想創新。而《被誤解的老台菜》 則是透過文字與照片傳承台菜美味, 讓無法進教室上課的台菜愛好者,也能跟著書籍學習台菜美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