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9日於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由行政院長陳建仁親授文化獎章予本屆文化獎得主傅朝卿、阮義忠及林亨泰3人。雖然林亨泰去年9月仙逝,陳建仁指出,在其百歲冥誕前頒此獎,是對斯人的紀念,也是對他於台灣當代文學百年的貢獻致敬。

陳建仁表示,文化的傳承除了仰賴民間的努力之外,政府更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文化藝術發展環境,包括推動4年100億的黑潮計畫,6年160億的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發展計畫等,就是希望能夠透過文化資產的維護,保存跟創新與推廣,讓社會大眾都能夠更親近、認識台灣文化。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文化的穿透力是台灣最好的代言人,行政院文化獎是官方表彰終身成就的獎項,「文化界的先行者,用自己一輩子的投入跟熱忱,完成了卓越的成就跟貢獻,3位得獎者都是台灣最重要的文化資產。」

台灣文學館館長林巾力代表父親林亨泰出席並表示,父親作為跨越語言的一代,作為一位文學創作者,在許多人成為失語一代的同時,透過語言文字去表達對生活還有對生命的體悟。「林亨泰曾經說他是在日本最殘酷的時刻裡,當了日本人;同時在台灣最險峻的時代,當了台灣人。」經歷不同語言和風格,也使他成為台灣文學發展的縮影,文化多重交織的體現。

傅朝卿為台灣建築史與文化資產的守護者,長年致力於台灣建築史與建築文化資產調查、保存與推廣等工作,並引入國際新觀念,影響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甚深。他直言「在文化資產的路上很辛苦,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他也強調自己40年來的理念,其一是能與國際接軌,把台灣建築介紹出去;其二是能以理性中道的方式保存文化,讓台灣的文化資產走向更健康永續的路。

享譽國際的攝影家阮義忠,認為攝影師再厲害只是50%的創作者,「拍照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若拍得有價值是所拍的對象有意義,他們是我的老師」雖然現在手機方便大家都是攝影家,但他指出過去拍照到沖洗每一關都是像匠人般磨鍊。「拍照難在是一個感動的瞬間,若沒有捕捉到便一點也沒有用,要天時地利人和」因此他表示「最好的攝影是老天,攝影師是隨時準備好接老天給的禮物」。

#文化資產 #林亨泰 #行政院文化獎 #傅朝卿 #阮義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