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投資人相信終於一天聯準會會降息,且有不少市場專家都告訴投資人「只要美國債券利率下跌100個基本點即可賺18%資本利得」,使得近二年散戶、中實戶資金大舉前進債券ETF,尤其長天期債券ETF更吸金。
根據EPFR統計, 截至5月29日止,國際債券基金已長達連23周呈見淨流入;國內投資人同樣大買債券ETF。凱基投信董事長丁紹曾表示,據統計,國內投資人近二年買債券ETF約有9,000億元,其中有超過5,000億元流入20年期以上的純美債ETF,雖然20年期債券ETF沒有信用風險,但因存續期長,卻有利率風險。因此,在2023年上半年進場的投資人,平均約虧損12%~20%;今年第一季買20年期以上美債ETF也約虧損8~12%。
凱基投信投資長彭炫通認為,在經濟成長穩定,財政赤字卻持續居高不下的狀況下,千萬不要輕忽長天期政府公債的利率風險。
因此,有些法人並不建議投資人大買長債ETF,並建議投資債券、債券ETF最好採多元布局或作為資產配置用,不宜單壓,尤其對於長天期債更不宜「ALL IN」。
貝萊德資產配置策略報告中即提到,對於債券投資,貝萊德偏好短天期債券,現在對長天期美國公債持中立看法,因為出現雙向波動的機率相當。喜歡短天期債券主要考量通膨走勢不確定和波動、債券市場波動加劇,以及投資人需求疲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