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有不少人會把游泳作為運動選項之一,骨科醫師陳鈺泓就列出其4大好處,包括低衝擊改善疼痛、提升關節活動度、增強肌力及穩定性,以及改善心肺功能。其中他提到,水的浮力可以支撐體重,從而減少對關節及骨骼的壓力,對於關節炎患者來說是很理想的運動方式。
醫師陳鈺泓於個人粉專發文表示,游泳不僅消暑又涼快,更是對關節很棒的運動,並整理出以下4大好處,以供民眾參考:
1、低衝擊改善疼痛:游泳屬於一種低衝擊性的運動,透過水中的浮力,可以幫忙支撐體重,減少對關節及骨骼的壓力,對於減輕關節炎或退化產生的疼痛有顯著的幫助。
2、提升關節活動度:游泳也是一全身性的運動,需要同時使用多個關節和肌肉,有時也會搭配一些肩部伸展、背部扭轉等動作,能使關節的柔韌性及活動範圍有效增加。
3、增強肌力及穩定性:因為水具有阻力,當人在水中移動時,需要克服阻力來推動身體前進,進而幫助增強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此外,游泳時會運用全身性的肌群,同時需要強大的核心力量來維持正確的姿勢和動作,因此也能增強全身的穩定性。
4、改善心肺功能:在游泳時,除了需要搭配良好節奏地進行呼吸外,也需要更多氧氣提供肌肉運動使用,因此能有效地鍛鍊心肺功能,增強心肌力量,提升肺活量及肌肉耐力。
景美醫院院長、骨科醫師莊仕勇先前提到,對於關節炎患者來說,游泳可說是最適合的運動,尤其採取自由式泳姿尤佳,因膝蓋伸直彎曲動作較少,不會在運動過程中持續摩擦關節,對關節健康更為有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