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隨處可見的販賣機,販售商品多樣,不只相當便利,密度更是全球最高,年營業額同樣不容小覷。就有網友好奇,為何台灣不跟進發展販賣機文化?對此,有內行人解密背後關鍵主因,掀起熱議。
原PO日前在PTT「八卦板」以「台灣為什麼不發展販賣機文化」為題,PO文問道「台灣算3C能力很強吧?大部分人要學習自助取用應該不算難,為什麼不把大部分的人工點餐換成類似日本的販賣機點餐,或是mos那種自助點餐機,然後把基本商品如香菸通通都用那種路邊飲料販賣機來賣就好?感覺可以節省不少人力又方便衛生,有沒有台灣這種自助文化發展得很慢的八卦?」
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網友熱議,不少內行人一致點出背後關鍵,直言「便利商店太多了」是主因,紛紛留言回應「便利商店和機車密度高到不需要吧」、「24小時商店太多」、「便利商店密度高,不利販賣機文化」、「販賣機能給的超商都有啊」。
另外也有人認為「人力比機械便宜啊」、「勞動力還不夠少跟昂貴」、「人力便宜到做販賣機反而貴」、「老人家不會用」、「台灣還沒到人口紅利失控狀態,但,快了!」
文章來源:PTT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