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考古學家近日在蘇州吳中區發現一座巨型遺址,面積為20萬平方公尺,約28個足球場大小,遺址裡出土大量文物,時間可追溯到新石器、明清等6時期,讓專家興奮表示,這些文物可以填補蘇州地域的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綜合陸媒報導,蘇州吳中區一處空地日前打算進行建築工程,承包商事先做考古探勘,竟發現一座巨型遺址,依地區命名為「塘北遺址」,面積約20萬平方公尺,相當於28個足球場大小,目前挖掘面積約1100平方公尺,出土文物多達700多件,涵蓋明清、漢、春秋、馬橋、良渚、崧澤6個時期文化。
蘇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長程義提到,遺址保存面積大,如此大的規模,在蘇州並不常見,而且該遺址涵蓋時間很長,從新石器時代的崧澤到明清時期,可說是非常少見,另外,保存的遺跡相當豐富,含有耕作區的「水稻田」4塊,也有生活區的18口水井、8座墓葬及房屋,還有堆積雜物的窖穴「灰坑」442座。
塘北遺址出土的文物非常多,主要是崧澤到春秋時期,戰國及其之後的較少,石器有石斧、石鑿、石刀等,玉器有玉錐形器、玉片,陶器是良渚文化的罐、鼎、壺,馬橋文化出土鴨形壺、罐等,青銅器則有銅茅、銅削等。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徐良高提到,過去考古學家對馬橋文化的了解甚少,而塘北遺址為該文化提供非常多訊息。
如此之外,挖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一口古井裡出土不少完整陶器,其中一個彩繪陶罐更是引人注意,蘇州市考古研究所王霞提到,彩陶從崧澤時期一口水井裡發現,罐子上的紅色顏料較暗沉,應該不是朱砂,推測可能是鐵鏽造成,先前研究橙湖遺址時,也曾發現過類似的陶罐,無論紋飾還是造型都一樣。
所長程義解釋,這種彩繪罐被認為是身分地位高的人才能使用,塘北遺址發現的馬橋文化堆積層厚約50公分,包含文物非常多,有助於了解蘇州先秦史及新石器時代,截至目前為止,塘北遺址挖掘工作僅完成1%。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