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陸美貿易戰火延燒,雙方敵意有日漸加深之勢,且從經貿、外交、地緣政治、對台等,再向軍事對峙延伸擴大。這次陸美軍艦海上較量,險些相撞,情勢緊繃至極,夾處於兩強中的台灣,必須謹慎因應陸美可能進一步衝突,蔡政府沒有誤判情勢的本錢。
陸美緊張局勢升溫,華府上月對另外2000億美元大陸進口產品增收關稅,北京也立刻回敬600億。大陸並隨即喊停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團赴美磋商的計畫,雙方僵持不下,貿易戰成為持久戰,川普也只好坦言「現在談判為時尚早」。
美打「台灣牌」 屢踩北京痛腳
雙方的摩擦、對立還延伸到其他領域。在外交領域,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後,美國一連召回駐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和巴拿馬等國使節,顯然認為北京除了挖走台灣邦交國,也侵犯了向來屬於美國後院的拉丁美洲勢力範圍。
「台灣牌」也是美國用以向北京施壓的慣用招數,除了此前接連通過《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最近又宣布向台灣出售包括F-16戰機配件在內的新一批軍備,招招踩在北京痛腳上,也不斷挑戰「一中原則」底線。
陸拒美艦停港 美海空抵近偵察
在政治領域,川普利用聯合國舞台,公然指控北京干預美國的期中選舉。面對此一嚴厲指控,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隨後立刻發言反駁川普,強調大陸從不干涉他國內政。雙方針鋒相對,火花四射。
陸美角力也擴大到軍事領域,美國因為大陸向俄羅斯購買戰機和飛彈系統,提出制裁中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及其部長李尚福,大陸不甘示弱立刻回擊,大動作召見美國大使抗議,並召回正在美國參訪的海軍司令沈金龍,同時推遲陸美兩軍會談,並拒絕美軍艦停靠香港。
接著美軍就有實際行動,先出動B-52轟炸機在南海和東海空域演練,再出動飛彈驅逐艦狄卡特號駛入南海島礁12浬,逼得大陸派出「中華神盾」蘭州艦警告驅離,兩艦還險些相撞。陸美關係緊張態勢攀向高峰。
化解兩岸僵局 台灣最佳策略
面對陸美關係和區域局勢風雲變化,台灣夾處於陸美兩強之間,蔡政府必須謹慎面對及預為因應未來可能的新變局。對台灣而言,最佳策略仍是盡速化解兩岸僵局,避免台灣在陸美兩強的角力下淪為「籌碼」或「棋子」角色。尤其不能誤判情勢,以為「聯美抗陸」就能力保台灣的生存發展。須知台灣處境如同兩頭大象腳旁的小草,稍有不慎,就可能賠上沉重的代價。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