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風場在去年提出環差審查申請後,去年3月6日召開第一次會議,中間歷經五次專案小組審查與三次環評大會,前後經歷15個月,最終在30日通過審查。
海龍風場由加拿大北陸能源、新加坡玉山能源日本三井物產共同持有,總計有海龍2號3號風場裝置容量共1,044MW,預計2024年動工,2025年併網,其中海龍2A風場300MW屬於遴選風場,承擔全部27項國產化任務。海龍也宣布,將啟用目前全球最大的14MW風機,台灣成為全球首個使用大型風機風場。
過去因風場遵守行政契約劃定風場範圍與設立地點,並保留一定間距做為風場間隔,環評委員認為這會造成候鳥誤闖,另風機之間架設距離也因風機大型化,委員認為必須堅守一定比例,審查陷入膠著,並要求開發商必須先與能源局取得共識,才能再進行環評大會討論。
這次海龍風場共移動三部風機設立位置,挪移至風場邊界退縮區域南端入口,避免鳥類由南往北飛時進入兩風場邊界退縮區域,解決爭議。
環評大會閉門會議討論做出決議,要求海龍2號及3號未來在風場場址之間廊道,進行地質調查等作業,若地質調查結果適合放置風機,將部分風機移至該廊道。另也要求海龍風場在每年3至5月間進行鳥類調查,頻度應增加每半個月執行一次,以建立基礎資料,並加強鳥類夜間調查次數頻度,依監測結果執行生態保育措施,最後終於通過海龍環差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