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任清水岩寺管委會與生態文創協會總幹事的陳慶福表示,大量放生到某一棲息地,可能會造成生態失衡,他們更希望用自然的方式來維護生態環境,讓環境與生態文化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生生不息,刻意且不自然的放生行為,並非他們所樂見。

陳慶福說,協會積極投入自然生態復育工作,園區內廣植蝴蝶幼、成蟲所需的草食植物與蜜源植物,創造開放式的棲地環境,吸引蝴蝶聚集棲息,除了生態環境保育外,也舉辦生態古蹟產業小旅行,帶領學員走入森林,認識生態、守護森林,讓保育觀念向下扎根,達到生態永續目的。

位於四獸山下的北市松山區奉天宮,生態資源豐富,包含4月的螢火蟲、5月的獨角仙,都是很好的生態觀察景點,廟方也不定期舉辦生態相關活動,教育下一代生態保育觀念。

松山奉天宮指出,每年4月中旬到5月下旬是賞螢最佳時間,隨著時代變遷,都市小朋友很有機會親眼看到螢火蟲,疫情爆發前,松山奉天宮每年都會舉辦「夜探虎山螢火蟲祕境」,帶領小朋友體驗信義區虎山螢火蟲生態,此外,也會舉辦暑假營隊活動推廣無塑教育,讓小朋友透過身體力行來了解無塑的生活。

#小朋友 #清水岩寺 #自然 #教育 #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