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本工資將調升5.21%,內需服務業盼政府提供補貼以減緩衝擊。經濟部上周五(10月29日)提出「定額補貼」配套建議草案,針對受疫情影響農業、服務業(含補教業、運動健身產業等)及受疫情連帶影響的製造業為補貼對象,規劃補貼金額為投保薪資級距在2萬4,000元及2萬5,200元,不論是月薪勞工或是部分工時勞工,按員工數每人1,000元定額計算補貼款;投保薪資在2萬3,100元以下的「部分工時」員工,則以每人560元計算補貼款,補貼計算時間為明年元旦起至6月底,共計6個月。

對此,商總1日舉行「商人節大會」,許舒博受訪強調,補助應回歸一致性、一次到位,不論時薪、月薪,符合門檻就應補貼,他還說,依據勞動部提供資料,打工族平均工時為70小時,因此以此為計算標準。若所有打工族平均工時只有70小時,連基本工資都達不到,一個打工族不可能一天只上班2.5小時,他建議時薪應以150小時計算,月薪每人則應補助1250元。。

另許舒博也強烈建議,應重新思考衰退幅度比較基礎。以11月、12月做為基期,有很大問題,因11月、12月有五倍券可以發揮效果,呈現出來消費與營收狀態,會與現實出現相當的落差,應以9月、10月為依據標準。他說,商總本周會向會員廠商進行調查,並向經濟部提交調查報告,作為配套方案調整參考。

隨後,王美花受訪則指出,補貼金額初步已有共識,針對業界對比較基期等不同意見議題,經濟部會盡快收集相關意見,並在本周將基本工資定額補貼配套方案拍板定案。

另許銘春1日出席立法院社福委員會答詢表示,基本工資定額補貼金額已確定,但營業額衰退比例、比較基期,業者還有不同建議,經濟部還會再找業者來討論。朝野立委皆相當關心配套,許銘春也回應,補助財源來自就業安定基金,初估有40多億,暫時以農業和服務業、以及受疫情影響的製造業為主,整個配套採申請制,執行細節會再討論。

#工時 #補貼 #定額 #補貼金額 #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