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駕物流創新頁!經濟部、工研院、新竹市政府與新竹物流15日共同舉辦「自駕物流,智慧未來,台灣首創自駕物流揭牌儀式」,正式啟動新竹市區自駕物流服務計畫,目前已進入全長1.9公里的開放性人車混合道路測試階段,不久後自駕車即可上路送貨。
市府指出,繼2019年台灣第1輛開放場域的自駕車於新竹漁港上路後,去年9月市府再與工研院、新竹物流簽定備忘錄,今年7月獲得經濟部審核通過,向交通部取得自駕車試車牌,成為全國第1輛物流自駕車在城市實際運行的案例。
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市身為科技首都,自駕物流是創新的一環,由台灣最頂尖、超過80年歷史的新竹物流,加上自駕車技術研發領先全球的工研院,強強合作,他充滿高度信心。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相較開放場域,自駕物流車要走進市區、開進人群、汽車群、機車群,難度更高,因此這次再創下自駕車的全新里程碑,此次在新竹市兩營運所間長約1.9公里道路,上路實驗測試,未來希望能夠有效解決職業物流駕駛人力短缺、倉儲空間不足問題。
新竹物流總經理李正義表示,物流產業受疫情及購物型態改變影響,民眾大幅使用線上購物,增加貨物運輸需求,進而提高物流營運業者設置轉運中心的需求。
新竹物流在大新竹區每月有45萬件貨物量,在自駕技術導入新竹物流體系後,第1階段以區域內20%的貨物量不進轉運中心為目標,初步希望每月先降低1萬件進桃園中壢的轉運中心,改由營業所對營業所之間直送,解決物流業司機不足的問題,同時降低司機深夜長工時作業現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