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是在阿美文化村長大的成員,它讓我見證到,樂舞跟相關產業是可以養活一個家庭,即使這幾十年下來,外界對阿美文化村利害的論述很多,但對我來說,卻可以扎實地感受到,樂舞對產業的重要性,很多批判是可以透過論述的調整來去化解。
去年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不管在現場還是透過轉播觀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有人想在當中看到文化傳承或是藝術表現,且攤位一年比一年多,經濟產業是大家都需要的,再來就是族群,可以感受到各族在當中都有些角度,看到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會開始批判,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會造成彼此矛盾、內部衝突,是必須解決的事情。
我也想不斷思考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到底是什麼,可能是傳統與創新的糾結,但實際上它不算是創新,而是個時代作為,近幾十年的活動已不再是當初的活動,這就是文化的流動與凝結,很多人認為文化不會變,但我們的想像有時候太狹隘了,因為文化的演變,是包含整個族群。
同時,建議縣府思考將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成為國際藝術節的可能性,雖然不知道公部門的極限在哪,但我很期待,花蓮原住民樂舞有天能邁向國際市場的一天。(花蓮縣政府廣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