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表示,政府對所有可能的再生能源使用,都抱持開放立場,現階段要將再生能源的運用極大化,預估2030年到2035年要導入新技術,現在必須先投入研究經費,如氫能的使用。至於核四廠址轉型規畫,台電表示,目前仍在評估階段,尚未定案,未來會持續與當地鄉親溝通、保持多元開放選項。
台經院研究一所副所長林若蓁表示,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有多達30到50家企業可組成夥伴聯盟,供應鏈發展比韓國、大陸成熟,包括零組件、電池、系統端等都有國產的能力,甚至出口供給國際供應鏈,可以補足太陽能、風力發電等間接性能源的不足。
政府若發展氫能,必須解決足夠氫氣來源,以及爭取更便宜的進口價格,例如日本看準新能源商機,向產量豐富的澳洲採購氫氣進口;林若蓁以Google、Apple總部為例,除了電廠供電外,也有自蓋綠能電廠的能力,再生能源的發展必須有「多元化」、「分散式」的發電來源,才能穩定供電。
台電指出,部長所說的核四朝綠能、氫能和儲能方向轉型,這是一個政策方向,未來配合國家2050淨零碳排的發展目標,也會規畫核四廠址未來朝綠能及潔淨能源相關技術去轉型利用。
至於核四轉型,台電表示,規畫會因應再生能源發展的需求,並達到資產價值極大化的目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