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台日漁業協議後,我國籍漁船也能在釣魚台周邊海域的固定區域內作業,但仍常發生漁民遭日船驅離的情況,蘇澳區漁會23日向漁業署反映,盼能增加「緩衝區」,避免漁民作業時不慎過界,以減少台日雙方的糾紛與爭議。漁民也表示,要是再因為過界被日方執法,不排除發動抗議。
昨漁業署在蘇澳區漁會舉辦「延繩釣漁船赴台日漁業協議適用海域作業管理辦法宣導會」,漁業署的說明會主要是向漁民說明,延繩釣漁船在台日漁業協議適用海域作業管理辦法,歷年作業狀況與違反規定情形等事項,現場不少漁民團體參與。
台日漁業協議訂定後,讓台日漁民都能共享海洋資源,但蘇澳籍漁船在協議的海域作業時,還是會常遇到日船驅離漁船的事件,日方認為我方漁船越界,但漁民認為是海流太強,才導致漁具過界。
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表示,我國政府與日本的漁業作業界線,也就是東經124度以東,但希望能再往東移8分的範圍作為緩衝區,以減少作業爭議;漁會理事長蔡源龍表示,漁船作業、放網具時可能一次會2至3小時,且因海流網具會往東南或東北漂,實在有設緩衝區的必要。
蘇澳漁民指出,設緩衝區可以避免漁船與漁具因海流太強不慎過界,避免遭日本水產廳公務船打擾而影響作業。
漁業署遠洋漁業組副組長陳汾蘭說,台灣跟日本在2013年就簽訂台日漁業協議,那雙方針對協議的適用海域,研訂一個作業規則,這2年因疫情關係,沒辦法與日本召開實體會議,針對漁民的一些訴求跟建議,政府這邊當然會維護漁民最大的立場,以爭取最大的權益來做努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