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天本土中重症及死亡病例數
近10天本土中重症及死亡病例數

新冠肺炎疫情飆升,國內昨新增3萬6168例本土確診個案,較前天成長2成,其中有76例中症、11例重症及10人死亡,均創下今年以來新高。由於台灣自4月下旬開始,本土個案數大量增加,專家預估從現在起,將有一段死亡數較高的時期,且若檢驗量能未提升,「合理預估還有一堆黑數」,不僅確診數被低估,還會導致高風險族群染疫而不自知,死亡數將會持續增加。

檢驗量能未提升 確診黑數釀更多死亡

蔡英文總統昨以錄影方式針對防疫工作發表談話強調,因應Omicron變異株,指揮中心開始調整防疫措施,這個月預計取得1億劑左右的快篩試劑,面對PCR需求增加,除了請地方政府設置社區篩檢站,也請醫院加開防疫門診,並規畫與診所合作,擴大採檢量能,同時期勉國人「我們要繼續團結,戒慎而不恐慌,一定能克服這波疫情的挑戰」。

昨天本土個案創下新高,其中又以新北市1萬2066例居多,其餘破千縣市為台北市7716例、桃園市6271例、台中市1890例、高雄市1737例、基隆市1427例。

隨著病例數攀升,國內昨新增76例中症、11例重症個案,其中重症個案年紀最小為10歲以下國小生,患有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因呼吸窘迫,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孕婦染疫發燒失去意識 胎兒不幸夭折

而在10例死亡個案當中,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最年輕個案為患有泌尿道結石的30多歲獨居男子,被發現在家中昏迷後,送醫不治,死後才確診,死因為急性呼吸衰竭、新冠病毒感染,昏迷原因尚無法釐清。昨新北市也傳出有確診孕婦因高燒失去意識,至今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但腹中胎兒不治的不幸消息。國內至今共累計26萬8569例確診、896例死亡。

針對單日死亡數達2位數,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台灣約在4月下旬出現大量本土確診個案,預估之後10天到半個月,死亡數就會開始變多,現在的時間點已差不多,可預期接下來會有一段死亡數較高的時期,中、重症個案也會增多。因此,當務之急是避免癱瘓重症醫療,不需住院的個案就不要住院,重症集中在適當的醫院,死亡率就會下降。

根據疾管署網站資訊,國內5日新增通報數為6.6萬例,換算篩檢陽性率高達45%。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哈佛公衛博士李建璋指出,這波疫情至今,確診數持續上升,PCR檢驗量卻未穩定增加,儘管指揮中心說國內PCR檢驗量能充足,全開可達每日22萬,但第一線感受到的是前端採檢人力不足,無法充分運用後端的檢驗量能。

高風險族群恐不知染疫 當成感冒治療

李建璋直言「合理預估還有一堆黑數」,如檢驗量能未提升,不僅確診數被低估,還會導致高風險族群染疫而不自知,當成感冒治療,錯失使用口服藥的黃金期,死亡數就會持續增加,提醒民眾出現不適症狀不應逃避採檢,如符合用藥條件,務必把握發病內5天治療,預防重症、死亡。

面對台灣感染黑數,黃高彬以日本為例,當地全人口約有6.2%感染,但通勤族天天擠捷運,應有一定比例的黑數,但當地已開始解封,而全人口1成以上染疫的紐西蘭也已採取共存策略。他認為,台灣應針對不同地區、年齡的民眾進行千人隨機抽樣抗體檢測,了解染疫黑數,如此就能得知實際的自然感染比例,估算出台灣與共存的距離,只要全人口有1成多都已染疫,就能夠解封。

#新高 #死亡 #量能 #死亡數 #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