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倫8日強調,對中關稅傷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美國人付出較高代價,而非中國人」。雖然中國有「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美國應採取行動維護國家安全利益,但這些關稅措施「實在不符合我們的戰略利益」。
美國對中加徵關稅措施自2018年7月開始,若無延長期限,將於今年7月6日屆滿。葉倫在眾議院歲計委員會的聽證會上指出,政府正積極考慮改變措施,將在「未來幾周內」就關稅計畫提供更多資訊,但未提供具體時間表。
雖然越來越多聲音呼籲降低或取消對中關稅,但葉倫也警示,這只能降低部分消費品價格,但對每年約8%的總體通膨率影響有限,「不會成為緩解高通膨的『萬靈丹』」。
只是美方對如何處理對中關稅問題,仍存在分歧。貿易代表戴琪呼籲從整體戰略角度考慮,葉倫及商務部長雷蒙多則傾向降低關稅以抑制物價。
另一方面,美國商務部宣布,Quicksilver Manufacturing Inc、Rapid Cut LLC和U.S. Prototype Inc等3家在美公司,因涉嫌違法將衛星、火箭等國防產品原型及工程圖交付中國廠商,導致航太與國防技術外洩。美國政府中止上述3家企業的出口特許,為期180天。
美國商務部官員說,上述公司的行為以美國軍事技術的保護作為代價,損害美國國家安全。
中國駐華府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則辯護稱,美國利用出口管制作為經濟霸凌工具,破壞國際貿易和自由貿易規則,對全球供應鏈構成嚴重威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