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次總統大選和立法委員選舉清楚顯現,國民黨在中央政府層次上已不獲選民信賴,如果說是因為沒有適任的總統候選人人選,那立委選舉為何也一敗塗地?道理很簡單,就是國民黨具有中華民族情懷的傳統支持者持續凋零,而新生選民普遍厭中,國民黨也被汙名化為親中黨,如何能獲年輕選民青睞?事態很清楚,藍色板塊越來越小,綠色板塊越來越大,中間板塊向綠靠攏,國民黨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國民黨要續命,要找活路,要獲得新生,絕對不能再堅守傳統路線,更不能被認為親中反美。具體來講,就是要向中間地帶挪動,無論是路線、政策、人設以及候選人,都必須本土化、在地化、中間化。這樣的調整並不是拿香跟拜,變成小綠,而是識時務而順應現實的生存之道。
國民黨最近有兩樁事引起熱議。一個議題是朱立倫主席訪問美國的發言,他聲明國民黨是親美而非親中,而且是反共的;又說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另外一個議題是桃園市和高雄市的市長候選人提名,強調自己不從政黨立場處事的張善政被提名,學者形象凌駕政治形象的柯志恩可望出線,代表國民黨刻意將既有的政黨色彩調淡,向中間地帶挺進,希望擴大支持面,到水草豐沛的沃土上營生求活。
朱立倫的發言和提名,在社會整體上沒有惡評,反而是黨內傳統派暴跳如雷,萬箭齊發,儼然這個幾與其生命融為一體的政黨已經背叛初心,偏離正軌,淪為民進黨的小跟班。這些深藍人士不但看衰國民黨,甚至視當權派如寇讎,欲置之敗落而後快。他們不明瞭,他們心目中的國民黨「黨魂」、「中心思想」、「孫文主義」在時過境遷之後已經成為古董,可以膜拜,但不能做為現實問題的解方,也不應再當作新時代的信仰。
當台灣多數民眾整天惦念中共是否武力犯台之際,和中、兩岸交流、民族復興等政治訴求有多少人聽得進去?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已被中方拉向「共同促進和平統一」,又被蔡英文將其等同於一國兩制,焉能再向選民說清楚講明白並且獲得認同?當絕大多數年輕選民將國民黨視為親中黨、老朽的歷史殘餘,國民黨還再繼續哼唱老歌,酷愛畢書盡等歌手的年輕選民還要聽鄧麗君的老歌嗎?台灣多數民眾將美國視為僅有的保護神,那些批判美國企圖將台灣做為抗中戰爭代理人的論述,究竟有多少說服力?
誠如經國先生所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國民黨如果仍然一成不變,安能不在年輕選民滾滾而來的大潮中傾覆?眼看民進黨逐漸站穩奪取中間路線的主導權,擄獲年輕選民的心,國民黨只有與時俱進一途,即使新的論述主旨已被民進黨搶奪先機,但能獲多數選民認同的主張,先來後到無所謂,關鍵在於能否講得更透徹、更穩當、更有說服力。如果向主流民意貼近,就要罵拿香跟拜、淪為小綠、喪失黨魂,那國民黨就等著淪為永遠的地方性小黨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