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大眾關注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公布後產生諸多爭議,其中納管對象、管制違法內容等面向更引發箝制言論自由的疑慮。除了內容之外,更可議的是執政黨心態。從2020年大選之後,執政黨多次在爭議聲中進行議題操作逆轉獲勝,自以為民意是可以一手掌握、恣意妄為。

回想2018年九合一選舉由於「韓流」的帶動,民進黨遭遇空前的挫敗,當時幾乎沒有人看好蔡英文總統能順利連任;然而透過一連串高明的「操弄」,蔡英文以空前的817萬票當選連任。此後,執政黨彷彿找到讓芝麻開門的通關密語,一路過關斬將如入無人之境。

仔細剖析執政黨操弄民意的「通關密語」不過三招:一是透過操弄「抗中保台」,將反對力量抹紅;二是透過1450網軍與媒體側翼進行攻擊反對聲音;三是掌控司法體系封鎖反對力量最後反抗。

這個套路用之多年,關掉中天新聞台就是其中的典型作,最近法院判決誣指中天綁小吃店的洪博學有罪,說明了這個套路就是民進黨透過網軍造謠、抹黑,然後透過NCC用行政手段關掉中天的黑幕。這個套路的代表作就是2021年的四大公投,民進黨透過立法將公投與大選脫勾,藉以逆勢完封在野勢力。

在食髓知味後,更利用疫情大肆擴權,高端疫苗在沒有經過三期試驗就通過緊急授權;讓小吃店變身為生醫公司,拿下16.5億元快篩劑的政府採購案,但衛福部從上到下無人為此負責。如今才發覺陳時中將整個採購黑幕沒收,封存30年,連立法院都不能過問。

另外,利用促轉會與黨產會以轉型正義為名,攻擊他們認定的「附隨組織」,因此從婦聯會到救總一直到近期的救國團,在法院做最後判決之前就扣押人民組織財產,司法早已淪為執政黨鬥爭異己的工具,幾乎無力抗爭。

近期,蔡英文總統更是甘冒大不韙,支持被台灣大學學倫會認定抄襲的林智堅,下令全黨「挺堅清白」;掩飾政府對救援留置柬埔寨國人不力與漠視,抹黑抹紅網紅Bump及在野黨救援行動;以及掩飾農產品外銷和檢驗不力,甚至不惜與信譽卓著的消基會隔空對罵。這一連串不可思議的舉措只有一個原因:執政黨已經贏到可以恣意妄為。

即使民進黨側翼都難以支持的「數位中介服務法」在爭議下暫緩推動,但為什麼執政黨在「通傳法」受挫後,可以換個新包裝繼續推動掌控輿論的「數位中介服務法」?原因不難理解,執政黨最擔心的就是輿論的反噬,因此「數位中介服務法」一旦通過,執政黨就可以高枕無憂萬年執政了。我們真的要放任一個恣意妄為的執政怪獸嗎?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數位 #中介服務 #套路 #爭議 #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