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國際大型承攬業者表示,漲價計畫是一回事,客戶接不接受是一回事,礙於2023年全球經濟充滿挑戰,目前客戶僅接受漲價100美元幅度,客戶端及貨櫃業者仍持續為明年運貨調幅持續溝通中。
除了長榮外,陽明、中遠(COSCO)、赫伯羅德、韓新(HMM)、海洋網聯船務(ONE)及以星(ZIM)等超過七家海運公司,向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報備2023年1月的GRI漲價計畫,遠東到美國航線每FEU漲價1,000美元~2,000美元。長榮總經理謝惠全22日表示,長榮則是漲價1,000美元。
國際大型承攬業者表示,因國外庫存仍處於高水位,2023年全球景氣黯淡,同時大陸疫情嚴重,各企業的產線運作受到影響,遠東到美國航線的運量將不如預期,客戶對美國線GRI漲價計畫不認同,因現貨運價仍持續砍價,目前客戶僅接受漲價100美元,客戶及貨櫃業者仍僵持不下。
由於往年的美國線GRI漲價計畫是在3月提出,今年提早快一季,國際大型承攬業者分析,主要是海運公司已大幅度減班,下個月仍持續減班,但裝載率仍未滿載,目前提早宣布美國線GRI漲價計畫,是想試試水溫,希望運價能止跌,但須看客戶及整體市場的接受程度。
只不過,客戶多數認為2023年景氣不明,完全漲價未成功,甚至國內某面板大廠對承攬業者砍了三成合約運價,顯見市場需求仍少,減班力道還不夠,海運景氣2023年挑戰仍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