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解放軍在中印邊界的加勒萬河谷,與印度邊防軍爆發衝突。印軍20名將士陣亡,但大陸不發一語,8個月後才證實4名官兵殉國,完全沒有說明事發經過以及衝突善後狀況。大陸的考量是「善意」,不要過度刺激印度。
不發一語相當於「秘不發喪」。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考慮的是軍心安定。成吉思汗攻打西夏重傷而亡,也秘不發喪。秘不發喪的原因很多,得看當時時空背景。
現在空軍作戰指揮部有6人確診,為避免疫情擴散,國軍開始實施管制作為,部隊包括軍校入伍生暫停活動。
東漢末年數次流行瘟疫,不到十年,三分之二人因患疫症而亡,醫聖張仲景痛恨統治者的腐敗無能,將百姓推入水深火熱之中,自此潛心研究傷寒病。明末清初吳有性,見江蘇吳縣連年瘟疫,痛感時醫治疫不效,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而成《溫疫論》一書。
戰亂易生瘟疫,軍隊勝負和瘟疫也有密切關係,腐敗者無法控制瘟疫,非不能者,是無能也。
現在能夠撫慰台灣人心者有二:疫苗與解放軍。疫苗就是古代吳有性的解方,解放軍就是戰亂年代的動因。值此台灣遭罪瘟疫之際,死亡率大幅超過世界平均,已經是大舉發喪,再拖下去死亡總數都可能超過大陸,解放軍實應暫停軍演,以慰蒼生。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