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陸正式進入了中共百年黨慶時間。除了一系列豐富的活動,更值得外界關注的是,中共作為一種政黨現象,能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思考?
從1921年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中共黨員數量從58名發展到9000多萬名。現在世界上黨齡超過100年的政黨非常稀少,而連續執政超過70年、繼續在執政的,只有中國共產黨。中共為什麼能?
其一、確立民眾的中心地位。任何一個政黨,無論所在地區、所持立場有何差別,其民眾對執政黨的要求都是一樣的,就是過上更好的生活:安全得到保護、權益得到保障、尊嚴得到尊重……,哪個政黨在滿足民眾需求方面做得好,就會得到支持。中共自建黨之初立下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歷經多個時期,一直選擇站在民本立場。新時期中共確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多次強調,「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換言之,中共走過百年,一直在鍛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滿足民眾的需求。
循此邏輯,不難理解為何中共總能在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汶川地震搶險、抗擊特大洪水災害,中共黨員總是身先士卒。應對新冠疫情,無論是醫療隊、志願者還是疫情防控工作組,中共黨員都是其中的主力。
最近媒體在街頭採訪大陸民眾對中共的印象,「信任」兩個字被高頻率提及。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阿什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於2020年7月發佈的《理解中國共產黨韌性:中國民意長期調查》顯示,大陸民眾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高達93.1%;同時,越來越多的民眾認為,地方政府官員「友善、博學」「關心普通民眾困難」。
有國際人士評價,從根本上說,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還給了她的人民,並讓中國人民為共同建設國家再次感到自豪和興奮。政黨與民眾在百年的歷程中創造、維護了良性互動關係,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何大陸抗疫持久戰中,民眾對各項政策的配合度如此之高。
其二、將民意與民心相結合。與西方一些政黨緊跟民意走的模式不同,中共將民意與民心、個體需求與群體整體利益結合起來做決策。這規避了民粹主義下的政治短視,使得政策能夠聚焦民眾的長遠利益和國家的整體利益。無論是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出台、實施,還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三步走」戰略,都體現了政策接續性和民眾利益的整體性,反而達到了選舉民主所希望達到的目標,即良政善治。
也正因此,中國國力百年間從弱到強、不斷改寫民族和個體的命運。英國《經濟學人》週刊近期發表文章指出,中共100年令中國實現歷史巨變。
其三、對現代政黨制度的探索。中共的制度並非完美,值得關注的是中共百年來對現代政黨制度的不斷探索和完善。大陸國新辦近日發佈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白皮書,大陸新型政黨制度的本質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各民主黨派在中共領導下參政議政。八個民主黨派通過協商民主廣泛參政議政,能夠更好地代表不同階層、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訴求,拓寬利益表達渠道,保證了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與「為反對而反對」的政黨間內耗相比,這一制度更具包容度和高效率。俄羅斯的一些政治家和政論家稱大陸的經驗具有啟發性,值得認真研究。
中共亦非常注重政黨自身執政能力的提高和思想的淨化。無論是外部監督還是黨內監督、反思和學習,中共力避不良風氣,以保持政黨的使命感和先進性,確保黨員始終傾聽民意、為民謀利。
薩繆爾·亨廷頓曾說:「一個現代化中的政治體系的安定,取決於政黨的力量,一個強大的政黨能使群眾支持制度化。」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近日受訪認為,西方的制度在大陸、在亞洲許多地方都行不通,大陸的道路需要中共尋找,而又因為大陸體量巨大,革命之路充滿曲折,但始終在學習與尋找道路。他說,過去100年大陸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未來依然充滿挑戰,需要一個非常有活力、非常貼近民生和非常開放的執政黨。
中共的經驗與面臨的挑戰給世界政黨發展都帶來了啟示。政黨欲常青,就要不斷回到政黨設立的目標,即服務民眾,並為此不斷提升政黨的服務能力。
台灣在抗疫的艱難時光中也不妨將目光投向對岸,看看對岸應對疫情的有效做法。本質上來講,抗疫考驗的是政黨對民眾生命健康這一核心訴求的滿足度,需要責任感、執行力和真切的愛民之心。若能贏得民眾信任,會加速走出疫情陰霾。(作者為大陸時事評論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