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任剛滿1周年,自去年上任以來,聲勢就直直落,無能且無方,最近民調已猛跌至33%,逾半選民認為他太軟弱、健康堪慮且沒有充沛體力,56%的獨立選民對他表示不贊同。如果今日投票,拜登只會贏川普1個百分點,難怪善於操弄民粹的川普對於2024年大選志在必得。
這1年來,拜登因為阿富汗、烏克蘭事件,國內外聲望驟跌,尤其是「拜登經濟學」遭受強烈質疑,和上世紀80年代美國總統雷根的「雷根經濟學」走上不同的道路。
「雷根經濟學」也就是新保守主義,通過建立「小政府」,減少開銷、降低稅收,不搞財富再分配,有錢人雖會因此更富有,但他們會加大消費和投資,財富由上滲漏而下,最終使各階層受益。但拜登一上台就廢除美國40年的傳統,回復大政府主義,花1兆美元大舉興建基礎建設,今年國家預算就達6.4兆美元,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近30%。
美國基礎建設的確需要大幅改進,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給美國基礎設施評為C-;報告稱,超過40%的公路都處於「糟糕」或「一般」的狀態。拜登的《重建美好未來法案》(簡稱BBB)內容林林總總,除道路、港口、網路基礎建設方案外,主要是拉攏基層民眾,享用各種福利,養成鐵票。但是法案通過後,美國並未因此而樂觀。
民主黨也欲打擊中產階級,例如啟動800億美元更新國稅單位加強稽查。眾所周知,富人是徵不到稅的,比爾蓋茲和巴菲特多年沒繳稅,諸多大企業去年稅款是零,所以此舉苦了中小企業主,而中小企業是美國及中產階級的骨幹,拜登是在以大政府的力量撼動啟動美國骨幹。
看看美國民主黨的大政府,台灣民進黨何嘗不是,只不過蔡英文、蘇貞昌、柯建銘及許多政府官員更專權、囂張。尤其在近期公投、立委補選和罷免案都勝利後,民進黨政府更從「謙卑、謙卑、再謙卑」變成「不演、不演、不演了」,仗著國會多數,為所欲為,施政既粗暴且粗糙。
美國目前雖然國會、行政都由民主黨主導,但是司法仍然保持獨立。相對民進黨全面執政這5年多來,干涉司法,政治迫害所作多有,對藍營的司法追殺更是變本加厲。選舉鬥爭台中顏家後,又劍指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廉政署將宜蘭縣長林姿妙列為被告,監委要查雲林縣長張麗善胞弟弊案,綠營揚言終結派系政治。事實上,這是蔡政府發動對藍營的割喉戰,為永續執政做準備,絕對的權力是絕對的腐化。
針對拜登的不作為,本來9成挺民主黨的美國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紛紛開鍘拜登,導致拜登民調急速下墜。但至少美國仍然具有媒體良心,台灣媒體9成都支持民進黨,要寄望這些媒體有良心,是緣木求魚。
美國今年11月將舉行期中選舉,台灣也將舉行縣市長選舉,美國中間及反對黨選民已經磨刀霍霍,預估共和黨至少能奪回參院,也有可能奪回眾院,讓拜登跛腳。台灣的國民黨及中間黨派到現在還沒有團結的打算,只有依靠選民自覺,阻止一黨獨大,長期執政。這十年來很多國家從民主走回獨裁,台灣唯有讓權力制衡、輪替,才能不腐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