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利蘭外交部長瑞格薩,偕同財政部長、計畫暨國家發展部長及畜牧暨漁業發展部長,於2月8日至12日來台訪問。瑞格薩11日上午與同行的財政部長希瑞等人舉行記者會。面對媒體提問雙邊建交的可能性及時間表,瑞格薩表示,無論台索是否屬正式外交關係,雙邊關係「可以說是最高層級、最佳的多面向關係」,且未來只會更好。
瑞格薩的外交辭令表面堂皇,其實充滿無奈。因為瑞格薩在9日上午晉見蔡總統時,向蔡總統表示,索馬利蘭是主權國家,依國際法有權與其他國家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關係。這次索馬利蘭派遣如此高層級訪問團來台灣,印證「兩國」都希望提升、拓展深化友誼及合作關係,也希望可以為「兩國」創造更多利益。
瑞格薩話中有話,可是蔡總統沒有正面回應。只說索馬利蘭和台灣已經從新朋友變成好朋友。
瑞格薩雖然自稱索馬利蘭是一個主權國家,可是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與索馬利蘭建立外交關係。索馬利蘭是迄今世界上唯一零邦交的「國家」。因此,雖然蔡政府向索馬利蘭提供了15萬劑高端疫苗及其他物資,但這並不是索馬利蘭心中最想得到的。索馬利蘭最欠缺的,也念茲在茲的就是設法與其他國家建交。
去年底,瑞格薩展開歐美之旅,赴美國、英國和加拿大拓展外交關係,尋求各國正式認可其獨立地位。儘管在美國國會獲得迴響,首度派出助理訪問團前往索馬利蘭,但是美、英及加拿大政府還是沒有與索馬利蘭建交。
瑞格薩此次訪台,未嘗沒有說服蔡政府與索馬利蘭建交的企圖心。但是蔡總統不為所動。蔡政府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首先,蔡政府為了在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被迫撒下12億美元作為投資基金。立陶宛只是無邦交國家,蔡政府就必須耗費巨資。如果與索馬利蘭建交,價碼必然高出甚多。蔡政府有無能力支應不無疑問。更需顧慮的是,現有其他14個邦交國,除了教廷以外,如果要求同等待遇,蔡政府要如何回應?
其次,蔡政府的外交作為一向以美國馬首是瞻。尤其是蔡總統就任後已經連斷8個邦交國,現今就靠美國從中干預,勸阻我邦交國轉向才能勉強維持局面。宏都拉斯就是最近的具體實例。既然美國迄今沒有承認索馬利蘭,蔡總統當然不敢造次。
更重要的是,根據《經濟學人》的分析,國際未給予索馬利蘭外交承認的主要障礙,在於現在非洲國家邊界是依據殖民時期所畫,當地無數部族被迫分散在不同國家內,因此承認索馬利蘭獨立,可能激勵其他部族尋求獨立,讓甚多非洲國家陷入分裂動亂。蔡政府當然不敢冒大不韙,率先給予索馬利蘭外交承認,以免引火上身成為眾矢之的。
台灣與索馬利蘭並無歷史淵源,也沒有地緣關係,更不是國際援助大國,卻無端招惹索馬利蘭,為的就是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蔡政府招來了索馬利蘭,卻又令索馬利蘭失望,是愚弄索馬利蘭,還是為了大內宣愚弄台灣人民呢?
(作者為退休外交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