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在經歷一戰、二戰、韓戰、越戰、兩伊戰爭、阿富汗戰爭、波灣戰爭,及其他或被當代主流媒體關注,或被刻意選擇遺忘的大小戰事,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也還是難以擺脫暴力解決爭端的輪迴。除了以相互傷害、仇恨、殺戮等破壞性方式對待彼此,並以此回報供養其生存發展的星球。
據目前觀察,俄烏戰爭短期內恐難結束,不僅全球關注,兩岸也藉觀察這場戰事的進行,預想一旦台海爆發全面衝突可能出現的場景,及現階段需要進行的軍事投資或準備。如台灣近來對役期是否延長的討論及對強化關鍵基礎設施保障的重視。
從俄烏戰爭型態來看,傳統遠距精準打擊依然是現代戰爭的重要手段,正如解放軍對台部署多款彈道導彈、巡弋飛彈與導引火箭炮。但即使如此,仍不足以保證能使受攻擊方屈服,尤其當人民抵抗意志與保衛家園決心被激起之際,任何尋求速戰速決、首戰決勝,扶植代理政權的政軍意圖顯然都將難以達成,況乎戰後更難解的仇恨。
此外,無人攻擊機,各種單兵反裝甲武器與防空飛彈如部署運用得當,對於坦克、戰機、武裝直升機等主戰裝備或重要設施均足以造成毀滅性損害,展現不對稱作戰的重要與投資效益。換言之,上世紀坦克大決戰的想定已過時,而各軍兵種聯合作戰協同在現代建軍整備與用兵思維的重要性亦更加彰顯。
尤其,台澎防衛作戰應力求禦敵於境外,弱化敵對我發動攻擊之能量與持續力,即使密集來襲導彈仍有機會突破防空網,也要全力避免任何攻擊方的登陸艦艇、空降部隊有接近登島的機會。而在整體兵、火力需求全面盤整與實質效益評估的前提下,適度調整役期及精實訓練內容,強化動員體系與後備戰力維持,不僅在於強化整體防衛能量與韌性,更是提高嚇阻門檻,避免任何軍事冒險行動出現的機率。
然而,如果台海不幸爆發全面戰爭,台灣海峽固可形成天然屏障,但解放軍也可能畫設海空封鎖區。一旦台灣對外海空交通全面中斷或受軍事威脅,不僅國際軍事與人道援助物資恐難以輸入,也將面臨大量躲避戰火或受災難民如何安置的問題。尤其,一旦水電供應及交通運輸系統遭致戰損,動輒百萬以上人口城市的民生供應與維生系統如何保障,更是需嚴肅面對的嚴峻挑戰。
相對地,如果解放軍全面攻台,台灣軍方將被迫全力抵禦並對對岸重要目標與關鍵設施採取反制行動,特別是台海當面的東南沿海精華區恐將難免遭戰事波及。攻擊方除將面臨重大戰損與消耗外,還須面對來自國際社會各種制裁及其他因戰爭導致的各種負面連鎖效應,如俄國正經歷的一切。
基於《台灣關係法》,據稱「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的美國,可能會比照俄烏戰爭或採取更高強度的模式介入,甚至啟動美日、美澳同盟機制協助台灣抵禦攻擊,及設法突破解放軍的海空封鎖。若此,美國與北約極力避免因俄烏戰事升級為第三次世界大戰乃至核戰的風險,便將轉而在台海衝突中出現,而台灣也將處於這場風暴的核心。
回頭來看俄烏戰爭,俄方戰損嚴重並遭國際嚴重抵制,國際地位與國力元氣大傷;而烏方已有數百萬難民流離失所,許多城市更是斷垣殘壁。至於歐洲,除了經濟連帶受到衝擊,如何長期安置龐大難民也將成為社會難題。顯然,這場戰爭不論結果如何,俄、烏、歐三方皆是輸家,其中又以淪為戰場的烏克蘭為最。
台灣如要避免「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和「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的套餐式詛咒,除了需強化自衛能力與決心的軍略,或也應同時重視防戰避險的政略,兩者兼顧,不宜偏失。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祕書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