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政府一年後會撒手不管得那麼徹底,一年前拚了命地在防疫、犧牲許多權益只為配合政府命令的台灣人,到底算什麼?陳時中19日在記者會上的一句「自主應變」,根本就是狠狠打了全台灣民眾的臉。

台灣疫情曾經因為防堵得早,爭取到非常多的時間和空間。如果指揮中心規劃得宜,去年5月第一次大爆發之前,我們或許已經順利接種第一劑國際認可的有效疫苗;或許那800多名染疫患者,不會走到最後因為不敵病毒而罹難,那800多個家庭也不會因此天人永隔。

如果在這次疫情大爆發之前,指揮中心有按部就班,或按照他們最喜歡的講法「超前部署」,做好政策規劃的話,也許當初不會白白浪費幾十萬劑的疫苗,而且我們會有更高的第二劑和第三劑覆蓋率;也許 6-11 歲孩童的輝瑞疫苗早就已經談好,也讓家長有時間充分思考,自己的孩子到底適不適合打疫苗;也許想照常進健身房和參團旅遊的民眾,會提前施打第三劑疫苗,而不是在政府發現疫情真的很嚴峻,才臨時宣布不到一週的時間就必須打好第三劑的情況下,感到措手不及。

外界會批評指揮中心和蔡政府,這次把心思都放在選舉而不是疫情,真的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所有的配套和規劃跟一年前相比,台灣政府現在真的像是躺平。甚至講得更難聽,就是政府對我們人民始亂終棄。的確,疫情不可能讓台灣永遠鎖住國門不開放,也不可能讓百工百業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生意不做。

但如何讓民眾在疫情前後的生活順利接軌,既能適應疫情後的新生活,又能免於遭受病毒肆虐可能造成的擔心痛苦,本來就是政府應該要想辦法做好的份內工作。可如今的情況,就是每天都只看到指揮中心在報染疫人數,其餘的其他配套通通看不到。民眾除了知道染疫人數不斷增高、足跡越來越多、疫情離自己的生活圈越來越近以外,一切只能自求多福。

而陳時中反駁其他學者說,如此下去台灣染疫人口會高達700萬人的說法錯誤,因為應該只會有300萬人的態度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因為不只300萬人,甚至連30萬人染疫都不應該。打過三劑疫苗的20多歲青年,染疫後一樣出現了中重症。本來說應該不會太嚴重的2歲孩童,因為染疫不幸重症去世。

對,如果用科學數據來看,指揮中心當然可以說這些只是機率極低的個案。可是如果把這每一個人都當成身邊有血有肉的家人好友,誰會希望這種事發生?連一個都嫌多,怎麼還能這麼輕描淡寫地看作理所應當?

面對多變的疫情,人類實在太渺小。最大的禁忌就是自以為了解、以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傲慢。聽到這幾天又有幼童染疫重症、又有打過疫苗的青壯年出現中重症時,總統蔡英文的那句「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聽起來更是格外諷刺。(作者為口譯工作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指揮中心 #輝瑞疫苗 #兒童 #染疫 #超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