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煙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魚」的畫面,即將從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消失。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
「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維護大陸生態安全、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屏障。」大陸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說,禁捕是有效緩解長江生物資源衰退和生物多樣性下降危機的關鍵之舉。
於康震表示,長期以來受攔河築壩、水域汙染、過度捕撈、航道整治、挖砂採石等活動影響,長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下降,珍稀特有物種資源全面衰退,白公式豚、白鱘、鰣、鯮等物種已多年未見,中華鱘、長江江豚等極度瀕危。
生態破壞不僅危及長江水生生物種群繁衍,漁業生產也受到嚴重影響。1954年長江流域天然捕撈量達42.7萬噸,上世紀60年代捕撈量下降到26萬噸,80年代為20萬噸左右。近年來即使大規模增殖放流,長江每年的捕撈量也不足10萬噸,約占大陸淡水水產品總量的0.32%。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