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都習慣飯後吃水果,但醫師表示,吃水果的最佳時機其實不是飯後,甚至有些水果若飯後馬上吃,促進消化不成,反而會產生腹痛、消化不良等情形;此外,有些人把水果當早餐也不好,恐刺激胃黏膜,反而對身體有害。
《早安健康》報導,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李志剛建議,最好在飯前一個小時吃水果,或者飯後兩個小時再吃;尤其空腹時盡量不要吃酸澀味很重的水果,因為一方面會對胃產生刺激;另一方面也可能跟胃裡的蛋白質反應,產生不好消化的物質。
尤其有胃食道逆流、胃酸過多、消化性潰瘍以及糖尿病患更要注意,下列這些水果最不適合空腹吃,恐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脹、胃痛。
1. 柿子
柿子含有較多單寧酸,可能產生腹痛、消化不良反應,甚至恐讓消化道痙攣。
2. 番茄
番茄含有大量膠質,和胃酸發生反應後,容易凝結成塊,恐堵住胃出口,造成胃擴張、胃脹痛。
3. 荔枝、甘蔗
由於果糖需要靠肝臟中的轉化酶轉化為葡萄糖,因此若飯前吃太多讓體內果糖上升的水果,容易造成轉化不及,可能導致頭暈,甚至有高滲性昏迷的危險。
4. 橘子、山楂
空腹吃大量的有機酸,恐加重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空腹吃更容易刺激胃黏膜。
此外,中秋節免不了都會吃的柚子,由於含有與葡萄柚類似的成分「呋喃香豆素」,會與特定藥物產生不良反應,醫師提醒,若有在服用心血管藥、降血脂藥、安眠藥、抗癲癇藥物、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恐與柚子的成分產生交互作用,影響療效,甚至導致心律不整,嚴重的話還可能致死,最好先詢問醫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