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是台灣晶圓代工半導體的龍頭,有「護國神山」的美譽,優異的成績單,讓大陸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也忍不住問「為什麼大陸沒有出現台積電這樣的企業?」
環球網刊出項立剛文章,他指出,台積電1987年成立時獲得了台灣當局巨大支持,透過30多年的積累,逐漸成為世界少數幾家晶片代工企業之一,台積電就是最早切入這個領域作為Foundry(代工廠)模式存在,擁有較大的先發優勢,因為具備先發優勢,發展戰略清楚,注重不斷地技術更新,終於獲得今天這樣的優勢地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超過美國的晶片製造企業。
他又指,這樣一個高投入、高集中度的行業,具有天然壟斷的屬性,一旦佔據了優勢地位,如果先發企業不犯錯誤,後進入的企業很難超過。
項立剛稱,大陸在晶片製造領域是後起者,早年政府沒有將其作為未來發展重點,大陸晶片代工的企業客戶不多、資金不足,發展速度慢。
他並舉例,如2000年成立的中芯國際,無論在資金、技術還是生產能力上都和台積電有較大差距,在很大程度是錯過了最佳時機。
但他說,不過美國的科技戰客觀上給大陸提供一個發展晶片代工企業的機會,近年來,中國在晶片設計領域已經取得較大進步,華為海思、紫光展鋭等多家的企業晶片設計水平逐漸與世界一流看齊,不但是中低端晶片,中高端晶片也有了較大突破,這意味著中國自己的晶片製造企業不會再沒有客戶,投入只要形成生產能力就會有回報。
他說,總之,大陸之所以沒有出現台積電這樣的企業,是因為後發的原因及市場規律,然而市場規律同樣也會給大陸未來締造出台積電一樣的企業提供機會,因為今天無論是國家安全、產業格局還是發展機會,都到了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有所作為的時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