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雙週刊報導,台灣時間12月18日晚上,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公司迎來了美國致命的一擊─被列入實體清單中,未來內含美國技術的所有關鍵設備,都不准出貨給中芯。接下來,中芯的命運也將如同現在的華為一樣,前景相當艱困。

就如同華為,中芯早在美國宣布之前,大概就已經得知自己將會被列入實體清單,而中芯高層所做出的最後的努力,就是找來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主持大局,希望能透過蔣尚義的人脈尋找破口。然而在消息曝光的同時,現任中芯國際共同執行長、一樣出身台積電的梁孟松卻發表聲明掛冠求去,隨後中芯也發布重大訊息證實此事。

中芯有請蔣 應對美方挑戰

據《財訊》雙週刊了解,中芯方面在半導體製程技術與良率獲得初步突破後,認為目前的製程進度已經足夠未來發展,梁孟松帶來的製程改進紅利大多已經兌現。中芯內部認為,未來更大的挑戰是來自美中關係,因此需要不同層次的人才,在幾次接觸後,中芯敲定以副董事長的職位,並以67萬美元的年薪與年度獎勵的條件來迎接蔣尚義。而梁孟松對此則是完全被蒙在鼓裡,至少他本人是如此聲明。

面對蔣尚義重回中芯,照理來說梁孟松位居高層,沒有不知情的道理,但為何他卻要表現得如此激動,甚至發表聲明,頗有責怪中芯過河拆橋之意。

以中芯對二者的職位安排,副董事長與執行長肩負的責任不一樣。中芯是想把公司的行政或者是外交交給蔣尚義來管理,畢竟蔣尚義個性比較八面玲瓏,過去在半導體產業累積的人脈非常深厚,和梁孟松完全技術人風格,一板一眼的個性截然不同。

事實上,中芯的確需要蔣尚義這樣的人來為其擘畫下一步的策略方向,畢竟商場不是只看技術,而是需要很多層次的交情才打得通。尤其在美中關係破裂,甚至中芯確定被列入實體清單之後,要取得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對中芯可以說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任務,憑藉蔣尚義的人脈,可以讓機率多少增加一點,而且拜登若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後,機會就又更大一些。

這點其實梁孟松也了然於胸。他長期專注於研發製程,協助中芯解決28奈米與14奈米的良率難題。但製程的發展需要技術不斷累積,但這點在中國難上加難,尤其近年來中國砸大錢發展半導體產業,人力資源嚴重不足,擁有龐大技術人員儲備的中芯也成為各大新興晶圓廠的目標,資深員工不斷被挖走,人才的技術經歷難以累積,梁孟松為此傷透腦筋。

文章來源:財訊
#台積電 #新興 #中芯 #蔣尚義 #梁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