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楊梅區和平路180巷原規畫為連接台31線的巷道,過去開發時末段因涉及私人土地,遲遲無法打通,居民行經此處不僅「碰壁」,還須返回繞行1、2公里才能抵達幹道,讓人直呼太不省時便民,市府養護工程處經評估後,決議在巷弄旁的國有地再設道路,總算解決瓶頸道路問題。

「走到一半怎麼不通?」地方居民表示,和平路180巷雖為小巷,卻是鄰里通往幹道的捷徑,由於早年徵收問題,導致該條路線成為死巷,熟稔地方的民眾還可以鑽小路,外地人只好乖乖掉頭,繞行數公里才能到達台31線,不少住戶納悶,有捷徑卻不能走,實為公部門規畫缺失。

市議員鄭淑方表示,上述道路怪象已延宕10年之久,地方也頻頻爭取打通,但因涉及私有地問題,在地主未同意的情況下遲遲難以施作,經向市府多次爭取,總算在去年5月召開說明會,預計在180巷周邊另開小路,以國有地作為開闢範圍,為長年無解的問題尋求解方。

市府養護工程處表示,新路總長為50公尺,路幅約6米,為無識別雙向道,此案經費約96萬,工程自去年11月底開工,市府也對照實際道路寬度、坡度及排水設施做通盤考量,道路兩側除既有護岸之外,新建的紐澤西護欄及擋土牆皆已著上白漆,目前已施作完畢。

#鄭淑方 #問題 #市府 #和平路 #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