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整年缺水,17日開春後台灣水情依然嚴峻,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南投管理處,考量烏溪流域的供水量不足,針對大埔里地區已連續數個月實施分區輪灌,在地茭白筍農表示,長期缺水會影響筍子的產量和品質,但靠天吃飯,只能期待降雨量能再多一些。
全球暖化導致近年台灣氣候不穩定,非大雨即大旱,連水資源向來豐沛的埔里,近兩年也必須實施分區輪流灌溉措施,這幾年在2、3月實施,但去年夏天沒有颱風登陸,秋冬又逢乾季,17日投縣內霧社水庫蓄水率僅11%快要見底,連向來豐沛的日月潭水庫,蓄水率也掉到6成左右,水情持續嚴峻。
農田水利署南投管理處考量到烏溪沿線流域供水量不足,去年12月中起即率先針對埔里鎮的福興工作站等10個小組,實施分區輪灌,包括北烘圳、守城份圳皆採1供1休方式運作。
埔里工作站南烘圳等5個小組也亦從2021年1月11日起展開輪灌,覆鼎金小組供水1天24小時,接著由水頭等4小組供水2天48小時;其他如草屯鎮茄荖工作站的10個小組,也於1月26日起輪灌,採取2供2休,3個工作站的分區輪灌預計實施至水情警報解除,主要受影響農作物即為埔里的茭白筍,佔全台產量8成。林姓筍農表示,埔里茭白筍1年4季都有生產,最近一期的栽種約至清明節前後收成,但愈接近採收越需要水灌溉,已經可預見春季茭白筍的收成將不樂觀。
經濟部17日亦進行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第8次工作會報,宣布25日起南投縣地區水情調整為減壓供水的黃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