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精選5件不可不知財經大事,帶讀者掌握今天(16日)財經重點。

【1】公股高層爆集體請辭 為何此時出現?

228連假之後,公股事業機構的人事異動,從經濟部所轄的國營事業「戰場」移轉到財政部所轄的泛公股金融機構,且近半個月包括土銀、合庫、彰銀、台企銀、第一金證券、第一金投信等多家公股董事長、總經理的陸續請辭,可發現異動幅度之大,並不亞於前一波的經濟部國營事業董座的人事大地震。

文章來源:more...

【2】晶圓雙雄股息 年增逾百億

上市櫃公司股利政策陸續揭曉,目前已有約550家公布配息,累計現金股利總額突破6,000億元,法人預估2020年股利水準將挑戰1.6兆元新高。目前,約有260家現金股利超越去年度水準,台積電、聯電晶圓雙雄皆增發百億元股利;另面板、造紙、鋼鐵等族群搭上景氣復甦,配息動作也出現增溫跡象。

文章來源:more...

【3】缺料、缺櫃、缺水 三缺概念股 多頭聚焦

台股15日狹幅震盪,高低點相差不到90點,法人指出,大盤面臨上有壓,下有撐的整理格局,「選股不選市」將是近期觀盤重點,中小型題材股可望趁勢而起,具缺料、缺櫃、缺水等「三缺」概念股,挾帶業績成長利多加持,預期將持續扮演多方焦點。

文章來源:more...

【4】台新金併保德信人壽 金管會:155億聘金要拿出來看得見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及銀行局局長莊琇媛15日透露,台新金提出的併購保德信人壽及後續營運資金來源「仍不夠明確」,未能符合金管會的期待,台新金至少要能明確準備155億元以上資金,且要「拿出來、看得見」,否則此案無法獲金管會核准。

文章來源:more...

【5】緬甸仰光戒嚴 反華波及台商

緬甸自2月爆發軍事政變以來,反軍政府的民眾示威抗爭不斷,緬甸抗議民眾14日闖入位於第一大城仰光(Yangon)的萊達雅(Hlaing TharYar)工業區,台資企業昌億公司部份設施被破壞,且有多名員工因而受困。我外交部呼籲,台商應在工廠以緬甸文字標示為「台灣企業」,懸掛我國國旗,並向當地員工及附近居民說明為台廠,避免外界人士混淆誤判。

文章來源:more...

#台積電 #台新金 #聯電 #彰銀 #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