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宜,且疫情改變消費者購物型態,加上開店數增加,帶動全家2020年合併營收854億元,年增9.82%,創下歷年新高,歸屬母公司稅後盈餘為21.3億元,年成長16.34%,亦是歷年新高,每股盈餘9.54元;公司董事會亦通過擬配發現金股息7.5元。
全家表示,2020年整體獲利主要來自於本業便利商店的表現穩健,不畏疫情影響,去年開店淨增加222店,店舖數達3770家,既存店日均銷售成長3.5%,且受惠於鮮食業績、電商服務、會員經濟三大政策奏效,其中整體鮮食業績年增近10%,黑金、健康、聯名策略有效推升成長動能;現煮咖啡在隨買跨店取及單品咖啡銷售提升下,年成長超過15%;疫情加深民眾保健意識,Clean Label商品銷售額較前年成長超過1.5倍;與台鐵、鼎泰豐、山海樓的聯名操作,也成功帶動主食和小吃類等鮮食相關品群成長20%;加上同步拉抬關聯轉投資事業,如福比麵包、日翊文化、全台物流等獲利表現突出。
再者,由於網購於疫後成為全民運動,隨之衍生的電商服務經濟於去年勃發,帶動EC包裹件數顯著成長,且全家陸續開設「好賣+」「好開店」「好店+」的分眾化電商開店平台,因精準鎖定社群賣家提供一條龍式的金物流服務,也成為穩定業績動能的主因之一。
目前「全家」會員數目前已突破1300萬人,在持續深耕會員下養出高客單鐵粉,去年會員貢獻營收近50%來到史上新高,而最高人氣功能-隨買跨店取則創造超過30億業績,展現會員經濟的爆發力。
全家董事會亦決議通過,以新台幣23億648.9萬元購買新竹縣湖口鄉1萬6143坪土地,將用於興建第四鮮食廠,預計於113年啟用;目前供應「全家」的鮮食廠共計三個,包含屏榮大溪廠、屏榮新豐廠、晉欣鮮食廠,生產米飯、調理麵、小吃、湯品、輕食、冷凍等鮮食產品。
此外,全家關係企業部份的餐飲事業,在疫情下穩健經營擴張,去年營收店數獲利三成長,截至去年為止,餐飲事業共計三個品牌,店數共50店,今年亦將持續展店,目標10店以上。
展望2021年,全家表示,疫情促使數位經濟以超速開展,帶動了網購日常化、行動支付全齡化,尤其實體虛擬兩棲性的消費型態,已確定成為疫後新常態;便利商店本業將提速數位轉型,投資資訊系統、大數據分析、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打造會員點支生態圈;擴建冷凍生產線與店舖冷凍設備,新建第四鮮食廠;同時,為因應持續展店和搶佔電商經濟,新建新台中及擴建花蓮物流廠,為成長蓄積動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