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擁核組織「光輝活力」(Radiant Energy Fund)的主持人馬克·納爾遜(Mark Nelson),這幾年極力鼓吹核能拯救世界,他自然常常被反核團體問到「核廢料怎麼辦」,他的回應是「請先畫出核廢料的樣子,如果你看過的話」,他還說邀請加州所有反對核能的人士,都來接受這個挑戰。
納爾遜接受《有趣的工程》(IInterestingen Gineering)的採訪時說,在對抗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經常出現群眾對核能不瞭解,與現實存在明顯的脫節。
納爾遜幾乎生氣的說:「我經常問反核人士,畫出核廢料的樣子,結果他們根本就做不到。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核廢料是什麼。有些人受到辛普森家庭的影響,把荷馬·辛普森(Homer Simpson)打開綠色螢光放射性物質的蠢樣,當成核廢料真相。」
「我是要他們意識到,核廢料從來沒有多到無法處理。」
擁有劍橋大學核能計劃碩士學位的納爾遜說,核廢料的問題,象徵著群眾對核技術有著許多誤解。
「有些核廢料確實是貯在鐵罐中,但它們從未傷害任何人。但是,不知出於何種原因,有些人的職業就是反對核能。我們能做的,就是比他們更更頻繁地向公眾介紹核能真相。”」
很少有科學技術像核能這樣引起極端的抗爭,這當然與福島核事故、車諾比事故的災難有關,並且有相當多的影視作品強化了核能誤解,比如網飛(Netflix)的熱門連續劇「核爆家園」就是如此,使得核子幽靈在人們的腦海中無法消退。
所幸,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環保主義者舉起支持核能的旗幟。他們願意勇敢的說「要是沒有核能,對抗氣候變化的戰爭就注定失敗。」
史丹佛大學的生物學家史都華·布蘭德(Stewart Brand),是環保主義者運動的傳奇人物,他的心路歷程特別值得分享。在1968年至1972年之間,布蘭德出版了《全球概覽》(Whole Earth Catalog),這是一本雜誌和產品目錄,現在被許多人視為反文化經典,主題就是重視環保與永續利用,成為那個時代的環境意識,他曾擔任加州州長傑瑞·布朗(Jerry Brown)的環境顧問。在那些日子裡,布蘭德是太陽能的堅決擁護者,
不過,到了2009年,布蘭德出版了一本名為《全地球學科:生態實用主義宣言》(Whole Earth Discipline: An Ecopragmatist Manifesto)的新書,很大程度修正了他曾經堅持半輩子的理論。在這本書中主張,隨著人口的持續增加,我們必須利用科技來改善環境,其中包括綠色生態城市、轉基因作物、地球工程、核能。這樣巨大的改變,使他的許多早期追隨者感到驚訝。
被問到他對核能的看法,為何從疑慮到全面支持時,布蘭德說:「早期的環保主義者,總是以4個重大問題(安全性、成本、核廢料存儲和核子擴散)來否定核能。但是我已經學會不相信環保主義者所說的很多事情,改去詢問工程師,從他們那裡學習到這4個問題其實早在他們的設想內。他們的做法是:定義問題、尋球解決之道,然後以最穩妥的方式處理。」
多年來,布蘭德並不是唯一一位注意到環保運動已變得不對勁的人。 衛報(The Guardian)資深記者、專欄作家喬治·蒙比歐特(George Monbiot )表示,反核活動家經常像那些完全否認氣候變化的人一樣,用不科學、不誠實的言論在煽惑大眾。
蒙比歐特相當不客氣的說,許多反核主義者是「無法提供可靠消息來源,用軼事來否定數據,挑剔科學研究共識,並對科學分析進行極端式解釋。」
他認為,這種卑鄙的行為,反而會使環境保護工作造成極大的傷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