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近期面臨恐慌性賣壓,若仔細探究原因,研判主要是受到本土疫情升溫影響,與經濟面、資金面完全無關。此外,隨加權指數跌破10日線及月線位置區後,要等待市場信心恢復,恐怕需要一段時間,不過,只要大環境仍持續有利,即便市場出現非理性殺盤,往往很快便能再孕育出新一波嶄新契機。
個股方面,本周納入投資組合的陽明,就技術面觀察,經4日漂亮洗盤後,股價5日能夠順利大漲,顯示內外資法人大戶心態仍積極偏多,後市只要多方架構未遭破壞,預期仍有望持續創高。
選股方面,在大盤下殺的過程中,若有部分個股能夠展現相對抗跌的企圖心,且站穩短中期均線之上,再搭配產業面、基本面利多題材加持,往往就是下一波新主流領軍的主角。
觀察盤面,鋼鐵股中鋼、中鴻、新光鋼、海光、第一銅,航運類股長榮、陽明、萬海、台航、慧洋-KY,電線電纜大亞、華新、華榮等,股價均表現不俗,惟建議投資人採取「低接不追高」策略,以短線價差因應。此外,亦可鎖定部分股價經回檔修正、籌碼經沉澱之低基期轉機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