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到7月為荔枝產季,嘉義縣竹崎鄉是全縣最大荔枝產地,同樣因乾旱高溫受災,導致開花延遲、授粉率差,結果率不良,果實長成花生米,讓農民欲哭無淚,經農委會公告列入農業天然現金救助災區後,已有上百農民提出申請,竹崎鄉公所緊急調派人力支援受理,因正值疫情期間,也告知農民6月21日前都可以提出申請。
竹崎鄉長曾亮哲今24日實地到果園了解災情,指今年花開的不錯,但受到3、4月分高溫與乾旱影響,造成荔枝開花延遲、授粉率差,加上生長期嚴重缺水,果實吸收不到水分,果粒小,就算結果也長不大,甚至持續落果中,損失已無法預估。
果樹產銷班第56班賴姓班長也說,自父親那一代種荔枝至今,60年來不曾像今年乾旱如此嚴重,原本5月產季荔枝應該有7、8成已能採收,且果實大小應該跟10元硬幣差不多大,如今多數果實卻像花生米。
農民甚至說,近幾年因荔枝椿象危害荔枝嚴重,農民為防治荔枝椿象,使用藥劑防治,盼能減少荔枝椿象危害,成本比以往更高,沒想到這次乾旱造成產量大減,損失慘重。
曾亮哲說,竹崎鄉種植荔枝面積約544公頃、嘉義縣最大,以往此時訂單絡繹不絕,現幾乎無法採收,日前公所通報縣府,由縣府邀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及農糧署南區分署等相關單位於17日進行勘災,21日農委會公告嘉義縣為辦理3到5月高溫乾旱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黑葉荔枝、桂味及竹葉黑品種每公頃救助6萬元,其他新品種如玫瑰紅、糯米、玉荷包等每公頃9萬元,22日起到6月21日受理農民申請,希望能多少補貼農民損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