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定古蹟萬福庵照牆近來完成新作石材鋪面,不再恢復畫設停車線,提高廟埕空間質感,搭配修復中的市定古蹟陳世興宅遷移既有路燈,重視古蹟場域整體感營造,加上葉石濤著作描述此地文句及相關府城石刻,增加歷史街區空間自明性,也讓居民更意識老街存在價值,未來待陳世興古蹟修復完成,將更添街區古味。
台南市文化局投入約1700餘萬元改造「古蹟萬福庵照牆及陳世興宅週邊街區」,這也是台南市「再現赤崁署光計畫」子計畫之一。基地屬府城歷史發展之重要核心地區,街廓坐落有直轄市定古蹟「萬福庵照牆」、「陳世興宅」,並鄰近赤嵌樓、祀典武廟、大天后宮等國定古蹟,現況仍維持舊有空間紋理關係,形塑整體歷史街區及文化園區、古蹟氛圍,為本案改造重點。
其中,萬福庵為街區最重要庵寺之一,也是文學家葉石濤在小說〈魁儡巷與關三姑〉、同名作品〈萬福庵〉屢屢提到的場景。
文化局指出,街區工程為避免大規模二次開挖,過程一併邀請管線單位、里長參與,一次完成。目前陳世興古宅後方巷弄已有民居自發性整備活化舊有房屋,一掃過去幽暗窳陋之環境,達到活化振興之綜效。
文化局說,全國首開先例的《台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自2012年7月11日起公布施行,為本市文化憲章確立邁出重要一步。依自治條例指導,相關主軸政策漸次展開,包含「歷史街區調查及擬定計畫」、「歷史老屋培力輔導計畫」等政策性計畫;另一主要政策為歷史街區公共領域改造,也是促進歷史街區活化的重要觸媒,不僅改善住民生活環境,再現歷史巷弄風華,並提高老屋再利用活化誘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