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投信認為,要達到國際能源署的方向和目標,需要投入大量資本以及前所未有的國際合作,也會影響相關產業的重整和長線發展。回到投資面來說,建議順應此零碳排投資趨勢,以氣候變化策略基金布局,參與此政策發展目標。
國際能源署發布最新的重量級報告,擘劃出對2050年前全球能源的輪廓。除了設定零排放目標,報告還建議加強再生能源投資。報告顯示,再生能源在2020年僅佔全球能源生產的29%,但預估到2050年以前,將佔全球能源結構的90%。
另外,其他建議包括應擴大投資電動汽車的充電基礎設施,預期電動汽車充電站的數量將從目前約100萬個,快速增加到2030年的4000萬個。這代表在2030年之前,每年至少需要再投資9000萬美元的充電基礎建設。
針對這樣趨勢,施羅德(環)環球氣候變化策略基金經理人Simon Webber表示,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氣候變化現已躍為政治和企業的首要議題。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已經度過重要的轉折點,這些卓越的節能減碳技術已變得比傳統的石化燃料替代品要更加便宜,目前即便不需要政府的重大財政補助,也可以快速推廣。去年這些產業在股票市場中的評價也快速上揚,因此目前對於朝向零碳排經濟的相關產業都抱持最高的投資信心。
Simon Webber指出,若要將全球的氣溫限制在最終攝氏1.5度的成長目標,全球所有的產業都需要實現脫碳,並在2030年前減少大約45%的碳排放。這意味著這場減碳革命還需要延伸至農業、食品業、服裝業和房屋營建業。
整體來說,若要真正實踐全球經濟的脫碳,「氣候變化」這個主題下的相關產業,都將受惠於全球擴大減碳的趨勢,並可能會迎來未來數十年的投資成長周期。
施羅德投信氣候變化策略產品經理林良軍表示,未來持續看好全球氣候變化投資的長期趨勢,投資組合聚焦再生能源、環境資源、能源效率、低碳排放和永續運輸等多元的氣候變化主題。
2021年是氣候變化突破關鍵年度,全球各國政府將持續祭出利多政策,建議逢低布局受惠零碳經濟未來的氣候變化相關投資題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